-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农业学报 (Jiangsul,.ofAgr.Sci.),2008,24(6):762~765
水稻稻曲病抗性遗传机制
方先文, 汤陵华, 王艳平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4)
摘要: 选用经多年接种鉴定,对水稻稻曲病有较强抗性的水稻地方品种早光头粳 (P)与感病品种粤B(P:)
配置了P、P、F。、F、BC (FXP)和BC (F。XP)6个世代。在水稻孕穗期,对这6个世代单株进行人工接种稻曲
病病菌,调查各个单株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稻曲病为2对主基因+多基因的遗
传,第 1对主基因的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作用次之;第2对主基因的效应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作用不明显;
对于该组合,按 F,分离世代计算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遗传率为82.84%。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遗传
中图分类号: Q311.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0-4440(2008)06—0762-04
InheritanceofRiceResistancetoUstilaginoideavirens
FANG Xian-wen, TANG Ling—hua, WANG Yan-ping
(InstituteofFoodCrops,Jiangsu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Na ng210014,China)
Abstract: InheritanceanalysisofriceresistancetoUstilaginoideavirenswithPl(Zaoguangtoujing,highlyresistantto
riceUstilaginoideavirens),P2(YueB,susceptibletoUstilaginoideavirens),F1(P1×P2),F2。BC1(F1×P1)andBC2
(F1XP2)plantsindicatedthatriceresistancetoUstilaginoideavirenswascontrolledbytwomajorgenespluspolygenes.
EffectofthefirstpairofmajorgenesontheresistancetoriceUstilaginoideavirenswasgenedominance,followedbygene
additionwhilethatofthesecondpairofmajorgeneswasgenedominance.BasedontheF2generation,inheritanceofrice
resistancetoUstilaginoideavirenswas82.84% .
Keywords: rice;Ustilaginoideavirens;inheritance
水稻稻曲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稻区,过去很少 发病率一般在 1% ~10%,病情严重的田块可达
发生,且危害很轻,一般不采取专门的防治措施 ,70 72%~83% 。单穗病粒在 1~38粒,多者达 30~
年代后期,随着优良品种的更新和施肥水平的提高, 50粒,甚至有 120粒的报道 J。引起的产量损失范
该病害上升蔓延。美国路易斯安那州 1997年稻 曲 围在0.6% ~26.9%,严重的可达 40%以上 。水
病大发生 ¨;印度将稻曲病列为 Haryana地区水稻 稻植株发病后,空秕率可达 40.9%,千粒重下降可
主要病害之一_2J。在中国,云南、江苏、浙江、安徽、 达 32.4% ,不仅如此,稻 曲病菌可产生对人畜有
江西等省逐年加重,继而蔓延至陕西、河北等省。 害的毒素 ,威胁人体健康,成为粮食安全的重要
1999年在江苏省发病面积 已达到 1.16×10。hm , 问题。
已成为水稻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稻曲病的田问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现保存近万
份水稻品种资源,包括著名的太湖流域地方品种、国
收稿 日期:2008-08-0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