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明农业科技》2008年第3期 (112)
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及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韦新宇 邹文广 杨旺兴 范祖军
三明市农科所
由稻瘟病菌 Magnaporthegrisea(Hebert)关联。
Barr引起的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水稻病害, 目前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遗传研究主要是
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全球每年因稻 运用经典遗传学方法或累积分布曲线法对后代
瘟病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达 11%~30%。在我 群体进行遗传分析。
国,稻瘟病每年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和流行。近 日本对稻瘟病抗性进行了系统分析,鉴定
几年,西南、长江中游和东北等稻区持续大流 出了8个位点 14个主效抗病基因,其中大部分
行,年发病面积达330万~570万hm ,损失稻谷 来 自外国品种。8个位点是Pi.a,Pi.i,Pi.k(等位
数亿公斤,给我国的粮食安全带来隐患。 基因Pi.k,Pi.,Pi.1(m,Pi.1d和Pi.kp),Pi.z(Pi.z
在生产上一般通过化学防治和种植抗性品 和 Pi.Z)‘,Pi.ta(Pi.ta署口Pi.ta2),Pi.b,Pi-t和 Pi.
种来控制稻瘟病害。稻瘟病的化学防治,虽然 sh。这些抗病基因命名均以来源品种的第一个
可发挥一定的作用,但往往造成农民种粮成本 字母前冠以Pi(Pi取 自该菌曾用过的名称Pir-
提高,而且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长期的生产 iculariaoryzae的前两个字母)。最早鉴定独立
实践证明,选育和种植抗瘟品种是防治稻瘟病 遗传的3个抗病基因Pi—a,Pi.k和Pi.i分别来 自
最经济、有效和安全的措施,也符合人类对绿色 爱知旭,关东5l和石狩 白毛。Pi.k和Pi.i的抗
食物的要求,因此,开展稻瘟病抗性遗传和育种 性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为完全至不完全显性,Pi.
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a则为完全显性。其它基因来源包括Minhikafi
1 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研究 的Pi. ,Shinriki的Pi.kI等。
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可分为两种类型, 中国稻瘟病遗传研究起步较晚。凌忠专等
即主效基因抗性和微效基因抗性。多数水稻品 (1984)对中国240个品种进行了抗性基因的鉴
种的抗性受一对或几对主效基因控制,呈显性 定,其中32个品种具有未知的抗性基因。谭向
或不完全显性,亦有个别呈隐性。部分品种在 红等(2000)对地谷与感病品种江南香糯的杂交
田间表现为发病轻或减缓病害发生,它是受到 F,、Fz、BtF-群体进行遗传分析,证明了地谷的抗
微效基因的作用。主效基因是具有质量效应、瘟性受一对显性基因控制。何月秋等(2001)对
完全遗传和小种专化性的抗性;微效多基因是 C039近等基因系进行抗病鉴定,结果表明这套
控制水稻对稻瘟病的不完全抗性,有许多微效 近等基因系具有 良好的鉴别能力,且抗病基因
的起累加作用的基因控制的部分抗性,表现为 Pi一3提供抗病的时间较长,病斑数较少。王建
降低病斑数 目和病斑大小,一般可对多种小种 飞等(2002)对黑壳子粳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
有效,高水平的部分抗性被认为与持久抗性相 谷杂交后代的F-、Fz和RIL群体进行遗传分析,
l4
三《明农业科技》2008年第 3期 (112)
结果表明,黑壳子粳对菌系北 l的抗性由一对 朱立煌等(1994)~U用RAPD标记BP127定
显性基因控制,且该基因与Pi.k、Pi.Z、Pi.ta、Pi.位了来源于籼稻窄叶青8号的抗稻瘟病基因Pi.
b、Pi.t等5个 已知抗病基因座呈非等位关系,也 zh[Pi.11(t)】,它位于第 8染色体上,离BP127为
不是Pi.I和 Pi.a基因,推断是一个新基因。王 2.4cM,是首次在第8染色体上发现的稻瘟病抗
久林等(2004)对浙辐 802与感病品种丽江新团 性主基因。郑康乐等(1995)在我国高抗稻瘟病
黑谷杂交的F、F:、BC。F。进行抗病性遗传分析,的地方籼稻品种红脚 占中,定位了一个抗稻瘟
鉴定出2个抗病基因Pi.ZF1(t)和Pi.ZF2(t),并 病主基因Pi.h。l(t),它位于第 12染色体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Hisense海信中央空调 Hi-Multi M 系列HVR-560W SM2FZBpa,HVR-615W SM2FZBpa,HVR-680W SM2FZBpa,HVR-400W SM2FZBpa,H.pdf
- 转移性结直肠癌中医诊疗指南_张彤.pdf VIP
- 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doc
- 企业应急管理培训.pptx VIP
- 物流工程专业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指南2025.pdf
- 迅达电梯3300|3600故障代码.doc
- 2025广西公需科目培训考试答案(90分)——“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1).pdf VIP
- 预报员竞赛-雷暴与强对流临近预报-黄金考点6.docx VIP
- 砌筑工培训完整版.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