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8年第5期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No .5,2008
( 总第1 1 1期) J OURNAL OF MUDANJ I ANG c () I 。LEGE OF EDUCATI ON Ser ial No.1 1 1
从 原 始 理 念 到 现 代 理 论
——关于我 国主体性教育问题的理性思考
廖怡华
(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昭通65 000)
[ 摘要] 主体性教 育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主题 。主体性教育的思想及理念早 已蕴籍于古代伟大 的哲
学家、思想家、教 育家的思想之 中,践行于 当时教育的各种情境之中,自古至今 .渊源流长 ,值得学习借 鉴。
[ 关键词] 主体性教育;理性思考 ;原始理念;现代理论 ;学 习借鉴
[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9- - 2323( 2008) 05一0066一03
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直是特别引人关 也。 《总命》 日: ‘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这是强调教和学两
注 的问题.与社会的发展 、个人 的成长紧密相联。而今 ,我 个方面相辅相成 ,互相促进 ,这一过程是在教学实践活动 中
国教育的主题即是主体性教育 。而有关主体性教育 问题 .在 达成 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与学.都离不开实
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中早 已蕴含,并被践行。传统 践.在实践活动 中。师生的关系是平等互助 的民主关系.
的主体性教育理论如何与当代教育相融合,并被深入发展 , 学生虚心请教 .大胆质疑 .教师教学生。也可从学生那里得
有待于教育工作者的深层次思考和研究. 到教益。如 《论语》中记 载.子夏同予 : “巧笑倩兮,美 目盼
一、我国古代主体性教育思想概述 兮 。索以为绚兮 。’何谓也? ”子日: “绘事后素 。”日:。礼后
1 .儿 童发 展现 乎? ”子 日: “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 《诗》已矣。”( 《论语 ·八
我国古代的儿童发展观大多围绕对人性的认识展开 。 佾 》) 而对 “师言之则听之”而 “不违”的颜 回,子 日: “回也.非
孔子 日: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 ·阳货》) 人性原本 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 ·先进》) 苟子、墨子、
是相近 的,本质上无差异 ,差异来自后天 的教育与学习的结 张载 、韩愈等 ,莫不强调教学相长。如苟子的 “青,取之于
果,而无论是在孔子的思想里还是其教育活动中,主体在 蓝 ,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 ”.韩愈的 “道之所存 .师
“习”的过程中几乎元处不在 。作为儒家学派 的创始人 。孔 之所存也 ”等等,均体现 了教学过程 中师生民主 ,平等的关
子的这种儿童发展观对儒家教育在儿童发展成长上的观点 系.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氛围中。生不畏师而敬师,敢
影响极大。如孟子和苟子对人性的看法虽与孔子的观点相 于分辩。各抒已见。充分发挥 自己的能动性、主体性。
去甚远又各持己见,但在儿童发展的观点上却都遵从儿童 ( 2) 启发式 的教学方法
的主体性。具体地说 .以孟子为代表 的性善论认为 ,人具有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不但善于学习.而且特别注重对学
基本道德的萌芽 .即 “善端”.由于他强调人性之 中与生俱 生进行循循善诱的启发。 《论语 ·子罕》篇记载 了其得意学
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故 “善端”又称之为 “四端” 生颜回概 括孔子教学的言语。他说: “仰之弥高,钻之 弥坚。
( 《孟子 ·告子上》) .从 “仁义礼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高职(专科)】.pptx
-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育部2024年制订).pdf VIP
-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可能性》课件[1]-2.ppt VIP
- 《基于PLC的施工场地升降机控制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x VIP
- 2025食品安全员考试题库答案.docx VIP
- DB51∕T 1151-2010 杉木造林技术规程.pdf VIP
- 4.3 灿烂星空 课件 六年级上册科学湘科版.ppt
- 《人工智能应用发展趋势专题讲座课件》.ppt VIP
- 2023医院卫生院人事管理制度汇编(详细版).pdf VIP
- 第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再延长30年项目设计书.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