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门阀婚姻制之代表家族——冀州长乐信都冯氏与北魏皇宗室及显族联姻关系探论.pdfVIP

北魏门阀婚姻制之代表家族——冀州长乐信都冯氏与北魏皇宗室及显族联姻关系探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 6月 理论学刊 Jun.201l 第6期 总第208期 TheoryJournal No.6Ser.No.208 北魏门阀婚姻制之代表家族 冀J,i1长乐信都冯氏与北魏皇宗室及显族联姻关系探论 赵海丽 (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山东济南250023) [摘 要]通过对有关文献和新出土的北魏元氏与冯氏家族多方墓志等的考证,-*q-v2大致梳理出冀el长乐信都 冯氏家族的祖源、地望以及家世兴起的历程。尤其是冯熙、冯季华等的墓志的出土,为进一步探讨长乐信都冯氏与 北魏皇宗室的联姻情况提供 了颇为丰富的资料,此种联姻关系亦是北魏时期门阀婚姻制的代表性体现。 [关键词]《魏书》;长乐信都冯氏;墓志;婚姻 [中图分类号]K207;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909(2011)06—0093—05 族姓门第婚姻是与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紧密相 择官吏崇门第、重婚宦。 关的一种婚姻制度。从魏晋开始,随着九品中正制 冀州长乐信都冯氏与北魏元氏皇宗室及贵族的 的建立与发展,士庶之分 日趋严格,到南北朝时达到 联姻关系甚密。史书对冯氏家族人物的记载主要集 顶点,即所谓 “士庶之际,实 自天隔”[]‘王弘传))。族 中在冯跋、冯文通、文明皇后、幽皇后、废皇后、冯熙 姓、门第、郡望成为缔结婚姻的至高标准,并且被视 等人身上。上世纪以来,随着北魏元氏及冯氏家族 为约定俗成的社会风尚,为当时的社会各阶层所默 多方墓志尤其是 《冯熙墓志》、《冯季华墓志》的出 认和遵循 。 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长乐信都冯氏家族及其与北 北魏建立后,由于当时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差异, 魏皇宗室的联姻情况提供了颇为丰富的资料,此种 使门第等级士族内部的通婚制度在北朝亦呈现出独 联姻关系亦是北魏时期门阀婚姻制的代表性体现。 特的个性。前期,由于鲜卑拓跋部刚刚脱胎于部落 本文谨据史书以及墓志等的记载,就长乐信都冯氏 阶段,因而婚姻的自由和开放风气在北朝表现得尚 之源起以及家世的兴盛过程加以考察和分析。 且相当突出,正如卒于孝 昌三年 (-527)的刘玉的墓 一 、源于 “毕公之苗裔” 志所言:“先人祖宗,便习其俗,婚姻官带,与之错 杂。”]( ’孝文帝改制后,其汉化程度大大加速,民 关于冀州长乐信都冯氏的谱系,《晋书 ·冯跋 族界限日益泯灭,婚姻观念逐渐改变,并效法汉人门 传》日:“冯跋字文起,长乐信都人也,小字乞直伐, 阀制度为代北贵族制定姓族,与南方一样,士庶之分 其先毕万之后也。万之子孙有食采冯乡者,因以氏 亦极严格。尤其是 “改降五等”后,拓跋宗室确立了 焉。”元《和姓纂》(以下简称 《姓纂》)云,周文王第 高于异姓王公的独尊地位,“高卑出身,恒有常分”, 十五子毕公高之后毕万封魏,支孙食采于冯城,因氏 随之,严格的身份内婚制也逐渐发展起来。孝文帝 焉。近年出土的 《冯熙墓志》日:“太师京兆郡开国 元宏于太和二年(478)颁诏 日:“乃者,民渐奢尚,婚 公姓冯,讳熙,字晋国,冀州长乐郡信都县人,毕公之 葬越轨,致贫富相高,贵贱无别。又皇族贵戚及士民 苗裔。”从该墓志可知冯熙家族系 “毕公之苗裔”。 之家,不惟氏族,下与非类婚偶。先帝亲发明诏,为 毕公高为西周文王姬昌之子、周公姬旦之弟 ,由此 之科禁,而百姓习常,仍不肃改。朕今宪章旧典,祗 知冯氏系 “以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w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