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 言科学 2011年 5月
ISSN 1671 9484 CN 32—1687/G 第 1O卷 第 3期 (总第 52期)246—258
东汉至唐五代时期
“他+N格式中 “他的语法功能及其流变*
梁银峰
复旦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00433
提要 文章对东汉至唐五代时期频繁使用的 “他+N”格式中的“他”进行了讨论,认为此处的“他”在丧失了指
别功能以后,既没有发展成第三人称代词,也不是第三人称代词的虚指用法,而是发展成了定冠词(后来进一
步发展成了标补词),其语法功能是使N的所指获得一定的有定性。这一论断不仅能够对现代汉语中“他+
N”和 N“+他”两种格式何以在句法分布和表达功能两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做出合理解释,还能够对 “他+N”
格式中的 “他”在虚化为标补词以后仍表强调语气做出有效解释。
关键词 东汉至唐五代 “他+N” 他 语法功能 定冠词
中图分类号 H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484(2011)03—0246—13
1引言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他”是从上古汉语的旁指代词(又称作 “他指代词”、“别称代
词”、“无定代词”、“甄别代词”)“他”(字形上又写作 “它”、“佗”)演变而来的,经过前贤时哲长时间地梳理
和研究,这一发展脉络现在已经基本清楚,大致如下:1)上古汉语中,“他”是个旁指代词,大致相当于 “别
的”、“其他的”;2)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他”的用法发生变化,“他”由“别的”、“其他的”引申出 “别人”
的意思,也就是说,“他”可以单独用来指称人,这是 “他”向第三人称代词转变的一个重要环节;¨J3)再
进一步,一旦单独指称人的 “他”由泛指某人发展为专指前文已经出现过的某个确定的人,就意味着 “他”
完成了由旁指代词向第三人称代词的转变。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对 “他”单独指称人时由泛指、无定
发展为专指、有定没有客观的判别标准,学者们在分析具体实例时产生了较大分歧,因而对 “他”转变为
第 人称代词的确切年代形成了不同看法。关于这个问题的早期研究曾认为,六朝时期的文献中已有
“他”用作第j三人称代词的例子(杨树达 1930:85;吕叔湘 1940;高名凯 l948:305),不过太田辰夫 (2003:
98)以及王力(1980:268)认为六朝时期的“他”还不能算作第三人称代词,应该仍是旁指代词,“他”真正
的第三人称代词用法 “起源于唐代”。近些年来,多数学者如郭锡 良(1980)、唐作藩(1980)、梅祖麟
[收稿 日期]2010年 9月 6日 [定稿 日期]2011年 3月 30日
本文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汉语指示代词的语法化及相关构式研究”(2010BYY004)的阶段性成果 。
感谢 《语 言科学 》匿名审稿专家对本文提 的宝贵修改意见 。
[1] 有些学者把这一阶段单独指称人 的 “他”称作 “旁称代词”,以与上卉汉语 的旁指代词 “他”相对待 (俞理 明
l999)。为叙述简便 ,本文不再细加区分 ,一概称为旁指代词 。
246
粱银峰 东汉至唐五代时期 “他+N”格式 中 “他”的语法功能及 流变
(1986)、俞理明(1993:71—80)、蒋绍愚(2005:¨4)等都赞同两位先生的看法,认为六朝时期的“他”应该
看作指示代词或旁指代词,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他”是唐代以后才产生的。L2
本文不打算继续讨论单独使用的“他”是如何由旁指代词发展为第 人称代词的,而打算讨论 “他”
与另外一个名词连用所构成的格式 “他+N”(N包括NP),这种格式有别于白先秦起就频繁使用 “他”作
定语时所构成的“他+N”格式。[3]据我们考察,这种格式最早}}{现于东汉后期的汉译佛经中,句法上
一 般作动词的宾语(或宾语小句的主语),只有在极个别情况下才作独立句的主语(如下面所举例(1)的
情形很少见)。例如:
(1)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祗树给孤独园。是时他婆罗门到佛已,到佛便问佛起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