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角制”对于戏剧文学影响初探.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l0年 细《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Jul2010第29卷第三期 总第65期 “名角制对于戏剧文学影响初探 汪飞 (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 400715) 捅【 要J中国的戏曲艺术如浩浩江水,从宋流到元,从元流到清,一 说当时倡优女子对张生,崔莺莺的故事都能 “调说大略”这涅以能 直流到现在.源源不断 在清代,戏剧却和名角制产生了交集,名角制的发展使 让我们还原当时剧作家的创作过程。或许在当时,关汉卿 王实甫 中国的戏剧艺术发展到顶峰,也使中国戏剧真正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的艺术。但 等剧作家在元代 “书会”当中,他们在一起喝酒,倡优就在旁边唱 我们也发现,名角制的发展却使我们的戏剧艺术陷入了尴尬,人们不再喜欢看戏 上一段鼓词。文人们一听这还有点意思,就开始投入戏曲创作,在 剧己成事实。笔者通过对中国戏剧艺术历史的研究,分析了名角制这一现象对戏 创作中适时叫上歌女倡优试唱就像在我们现在的录音棚里 _次次 剧文学的影响。 的修改最后到了几乎完美才排版出书。赵孟颓说:“良家所扮杂居, l天键 例 J名角制:戏剧;文学;影响 谓之行家生活。倡优所扮,谓之戾家把戏。盖以杂剧出于鸿儒 硕 艺术之神缪斯对于戏剧文学的吝啬,并非是无休止的尴尬。尽 士、骚人、墨客所作,皆良家也,彼倡优岂能办此?” 管我们现在已经初尝这种滋味。戏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使我们产 很多材料都可以论证当时文人不单创作剧本甚至在 “书舍”中 生疑问:它到底该怎样生存? 亲身参与戏剧扮演。这也可以给我们现在的剧作家提个醒,只有在 虽然现在我们国家正在大力发扬国粹和振兴戏剧事业,在舞台 深谙舞台艺术并且积极实践才能创作出真正适合舞台和千古流芳的 上确实也还有几个像样的戏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戏剧舞台 作品。在过去,演员都是自己去适应戏剧作者的剧本,在一出完整 上演出剧 目少,剧场上座率低;流派纷呈已成过去,有流无派却成 舞台戏剧表演出来之前,戏剧剧本早已为观众所熟知了,然后全天 事实;过去是 “人人争唱叫天儿,街头巷尾叫张生”,今天到处 “西 下的伶人都争相传唱。而在现在,戏剧作家则不顾文学家的 “尊严” 北风”。到底是什么让戏剧久振不兴,让戏剧发展路满荆棘,一步步 低声下气地开始为演员配戏,只是充当一个戏剧演员的写手而已 踉踉跄跄,笔者认为这跟 “名角制”的兴起有很大关系。 文人已经在戏剧中站次要地位了。现在很多专家强调 “因人设戏” 一 、 “名角制”是戏剧内因的发展还是外因的逼迫 要求剧作家要了解演员,使写出的剧作与演员风格相吻合。在这方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的陈恬先生的文章 《名角制的形成初 面,不少剧作家与演员默契配合,相得益彰,如罗因公与程砚秋, 探》,我们可以把握到名角制是由于戏剧艺术自身发展所必须经历的 李释勘与梅兰芳,陈水钟与苟慧生,吴幻荪和马连良都是理想的搭 扬弃,以及一些不容忽视的外部因素,如康乾之际的戏剧转型、成 档,都留下了不朽的名剧。表面上看这似乎是该提倡的,可对于戏 同以来的内廷演剧、清末盛行的商业性戏剧演出等等。陈恬先生对 剧的长远发展和戏剧艺术,这不免是要剧作家戴上镣铐来写作,这 于名角制的发展重点归咎于商业性演出等外因,我想这有失偏颇。 也是为什么现今没有像 窦《娥冤》、 西《厢记》、牡《丹亭》这类传世 在戏剧兴盛时期的元代我们也发现了戏剧的商业性,为什么那时并 之作的原因。演员终究是会离开舞台的,你为他量身定做,可最后 没出现 “名角制”而保持了宋元以来的角色互补平等的关系。在元 只是害了这个剧本的流传。剧作家创作必须是 自由的,为艺术的 代,有勾栏和露台这样的演出场所。元散曲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 我常常在想文学创作是怎样一种状态,后来明白了,其实文学不是 散曲作家杜仁杰 庄《家不识勾栏》套曲中,说勾栏门前见一个手撑 去表现什么,他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表达。说了半天,现今剧作 着橼做的门,高声的叫道 “迟来的满了无处停坐。”一个农民禁不住 家和演员是怎样一种关系,我想该是说出来的时候了。文人在戏剧 诱惑被看门的人 “要了两百钱放过咱”这说明当时戏曲也是商业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