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与诸家注杜比较研究.pdfVIP

《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与诸家注杜比较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与诸家注杜比较研究 左 江 (深圳大学文学院) (1610)文科及第,历官吏曹佐郎、大司成、大司宪、判书等职,特以文学 著称。他自十六岁便“着功于杜诗”①,一生吟咏不辍。他认为学诗之 本“当以三百篇为宗主”,“学诗之准的”则以杜诗为主②,因为“骚、选以 来古今百家之作莫不沿溯而归宿于杜陵”③。据《泽堂集》所录,其和 杜、次杜韵诗有六首,在诗中直接点明老杜字样者有八首,而受老杜影 响以及仿杜、化用杜诗之作则更是不胜枚举。《纂注杜诗泽风堂批 解》④(以下简称《杜诗批解》)为他晚年用力之所在,成于仁祖十八年 ①《泽堂集·泽堂年谱》,第661页。本文所引用《泽堂集》据曹龙承1977年 发行影印本,包括《泽堂集》、《泽堂续集》、《泽堂别集》、《拾遗》、《年谱》、《谥状》六 部分。 ②《泽堂别集》卷一四《学诗准的》,第580页。 ③《泽堂集·谥状》,第714页。 ④本文所用《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见黄永武主编《杜诗丛刊》。台湾大通书 局1974年版。下文引用《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者,只在文中标明页码,不再一一 注明。 《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与诸家注杜比较研究·251· 人批解、注释杜诗的第一部个人著述。申纬(1769—1845)有诗云:“天 下几人学杜甫,家家尸祝最东方。时从《批解》窥斑得,先数功臣李泽 堂。”①对李植此书可谓推崇备至。长久以来,对朝鲜学杜诗的人来说, 《杜诗批解》乃为人门之要籍。 《杜诗批解》的编次根据刘辰翁批点、高楚芳编纂的《集千家注杜工 部诗集》,但底本为朝鲜朝编纂的《纂注分类杜诗》,较多地保留了王洙、 蔡梦弼、黄鹤、黄希、赵次公、王彦辅、师尹、刘辰翁等人的注解与批 点②。泽堂对杜诗的批解有2200多条③,包括的内容很广,涉及到对杜 诗字句篇的解释,句法、篇章结构的分析④,以及杜诗在诗史上的地位 等⑤。泽堂在批解杜诗时,所言常针对前人诸家注,有同意者,如: 《重过何氏五首》:“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梦弼曰:“犬迎客,鸦恐犬害其子,故护之。此十字句法也。” 泽堂曰:“此句轻重不等,蔡批近是。”(第213页) 《听杨氏歌》:“玉杯久寂寞,金管迷宫徵。” 赵曰:“以玉杯之寂寞言不敢为声,以金管迷宫徵言其声之不 逮于歌,皆以形容歌声之妙。” 泽堂曰:“此注是。”(第1252页) 《三绝句》:“门外鸬鹚久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自今已后知人 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师曰:“此诗言贪利小人畏君子之讥其短也。然君子以蒙养 ①申纬《东人论诗绝句》第三十四首,见《申纬全集·北禅院续稿二》之《东人 论诗绝句三十五首》,韩国太学社,1983年。 ②参见拙文《朝鲜李植(纂注杜诗泽风堂批鳃)底本辨析》,载《杜甫研究学 刊))1997年第3期。 ③参见《朝鲜李植(纂注杜诗泽风堂批解评语辑录》(上、中、下),分载于 《中国诗学》第5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第6辑(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12月版)、第7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④参见拙文《杜诗批解的基本内容与批解特色》(待发)。 ⑤参见拙文《朝鲜李植杜诗批解对杜诗诗史地位的认识》,载《中国研究》 第30卷,韩国外国语大学校中国研究所,2002年12月。 ·252·谁是诗中疏凿手 正,瑜瑾匿瑕,山薮藏疾,不发其隐,而小人来革面谄谀,不能愧 耻也。” 泽堂曰:“俗情以数来相见为信义,如溪乌久不来亦令人相猜, 况于人乎?此公久客经事,伤叹之意。注意皆是。”(第742页) 以上三条对蔡梦弼、赵次公、师尹之论都表示赞同。 除了以上明确对前人注解表示赞同的内容,其与诸家注意见相左 的看法也不少,大约有280条之多。在这近三百条的不同意见中,有的 泽堂会直接指明各家注“非是”,如: 《过宋员外之问旧庄》:“枉道只从入,吟诗许更过。” 批日:“谓之问往矣,一任作诗过之,尊慕前辈,自歉(谦) 之词。” 赵曰:“凡枉道而游者有任其入,况能诗者而不许其过乎?则

文档评论(0)

higu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