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山文化主要玉质来源探考
邱晓辉
近20年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对红山文化的深人研究,红山文化与其那段尘封的历
史,逐渐被揭去神秘的面纱。一个庞大的玉器群向世人展现了新石器时期一个鼎盛的玉
时代。
红山文化距今已有6500~5000年的历史。众多的红山古玉器在先民的社会生活中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更令后世瞠目结舌的是,在当时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先民
却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制作了品种众多、造型各异的精美玉器,并有了·定的审美观
念,对玉石进行精确划分。
红山文化玉质来源问题至今尚未有准确定位。今人也无法知道,众多的红山古玉
器取材于闪石玉,是权力的划分还是审美观念的差异;是纯粹的就地取材还是生产社会
分化带来的产物。近几年来,通过国内外研究机构和专家、学者对红山玉器进行了广泛
的研究,其中部分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已初步认定:辽宁闪石玉为红山古玉器的主要
玉质来源。
一、红山文化古玉器主要取材于闪石玉
过去,不少国内外专家认为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取材于新疆和田玉和辽宁蛇纹石玉
石。地质科学院闻广先生通过对牛河梁、胡头沟等14处红山文化遗址的仔细调查,并
借助科学手段为依据,发现这些文化遗址中共出土玉器102件,其中闪石玉器78件,
所占比例为76.5%。另有两件残件外,还涉及蛇纹石玉石、绿松石、玛瑙、水晶等玉
石,而蛇纹石玉石所占比例尚不足20%。红山文化古玉器主要取材于闪石玉,现已成
为考古界和玉石行业不争的事实。据笔者调查,辽宁除出产闪石玉外,还盛产蛇纹石玉
石、玛瑙、琥珀、煤精、水晶等玉石。蛇纹石玉石主要产于岫岩、宽甸、凤城、营口、
辽阳、阜新、朝阳等地区。对研究红山文化古玉质来源也将起到一定作用。
二、古今中外对红山文化古玉器玉质来源的认识
关于红山文化古玉器玉质来源及其产地,长期以来,存在不同的认识。明代宋应
丝当塞垡圭墨墨堕盘塑堡耋 丝墨
星称“凡玉人中国贵重用者,尽出于阗(新疆和1tt)”。许多外国学者只把和田玉称为
“中国玉”。
1938年,外国学者萨尔奠尼认为:红山文化古玉器来自苏联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地
区。1950年,有人不同意萨尔莫尼的说法,因为贝加尔湖产的闪石玉有黑点,和中国
古玉对不上号。红山文化古玉器玉质来源到底在何处,一直是个谜。部分专家、学者认
为辽宁宽甸产闪石玉,笔者对宽甸玉石矿进行了多次考察,至今还没有发现宽甸产闪石
玉。
三、辽宁闪石玉的发现为解开玉源问题找到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远古石器时代,人类由于经济文化交流有限,从远隔数千里交通甚为不便的新疆
和田把玉运回内蒙古、辽宁等地进行加工,这显然不符合实际。按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
展条件,最合理的推断就是就近或就地取材。但长期以来,部分专家、学者们并不知道
中国东部何处产闪石玉,就地取材的推断因缺乏证据,无法落实。辽宁闪石玉的发现为
这一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辽宁不仅产蛇纹石玉石,也产闪石玉,而出土古墓中的
玉器也往往同时出现这两种玉,更证明了这一事实。
四、辽宁闪石玉的开发历史源远流长
1983年,辽宁省海城县小孤山古人类洞穴遗址中出土了3件玉制的砍斫器。其中
一件较大的玉器呈深绿色,玉质细腻明亮,色泽和硬度与辽宁所产闪石玉相同。小孤山
古人类遗址3件古玉器,制于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古玉
器。这3件玉器的发现,说明辽宁闪石玉已在1万年前即被人类发现利用,为其后红山
文化古玉器的制作提供了玉源。
五、辽宁闪石玉为红山文化古玉器的主要来源
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著名玉学专家杨伯达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古玉器虽有不排
除采用外来玉的可能,但主要来源还应是辽宁闪石玉。历史学家史树青先生认为,辽宁
闪石玉和红山文化古玉器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辽宁闪石玉的发现为研究红山文
化玉质来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赵朝洪教授通过大量考古实物对照,以及科学测试发现,不
仅红山文化古玉器大部分来源于辽宁闪石玉,在其他文化遗址中也有相当数量的辽宁
闪石玉制作的古玉器被发现。
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玉器研究专家栾秉墩教授认为,红山文化主体玉料来源
于辽宁闪石玉,其中一部分也不排除外来玉石的可能,例如绿松石等。
考古专家郭大顺先生认为,通过自己多年对红山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发现,红山
文化古玉器中70%玉质来自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