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 ××××-×××× 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 Protocol of quarantine for 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 (草案) ××××-××-××发布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发 布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综合国内外有关多子小瓜虫的诊断技术和鉴定方法,并补充了起草单位多年的研究成果和检疫方法。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书林、陈信忠、龚艳清、杨俊萍、孔凡德、叶妍妍。 本标准系首次发布的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多子小瓜虫检疫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多子小瓜虫的形态学和PCR检测和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多子小瓜虫病的病原鉴定及其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SN/T 1193 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滋养体 虫体进入鱼的皮肤或鳃开始,直到发育成熟并离开鱼体的多子小瓜虫虫体。 包囊 虫体脱离鱼体进入水中形成的包囊到包囊破裂阶段的多子小瓜虫。 试剂和材料 所有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应符合GB/T 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用于DNA提取及PCR实验的水需用灭菌双蒸水。Taq酶、dNTPs(含dATP、dUTP、dCTP、dGTP)等核酸提取及PCR所需试剂可选用商品化试剂和试剂盒。 阳性对照为多子小瓜虫滋养体。 PCR引物:正义引物:XGCF:5’-GTACTTTATTTAGGAGGAGGACT-3’,反义引物XGCR:5’-TGTTTAACGAGAGAAAATCATAAAT-3’。 绍丁氏固定液(Schaudinns solution)(附录A.1) 波恩氏固定液 (Bouin’s solution) (附录A.2) 海登汉铁苏木精染色液(Heidenhain’s iron haematoxylin) (附录A.3) 10%的甘油酒精(附录A.4) 抽提液1(附录A.5)。 抽提液2(附录A.6)。 TBE电泳缓冲液(附录A.7)。 核酸染色剂(EB)(附录A.8)。 上样缓冲液(附录A.9)。 器材和设备 普通PCR仪。 显微镜。 立体显微镜。 高速冷冻离心机。 解剖器具。 微量移液器。 电泳仪。 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或紫外检测仪。 载玻片和盖玻片。 具有符合SN/T 1193的实验室。 实验室诊断 临床症状 小瓜虫病具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鱼体的皮肤、鳍条和鳃瓣上形成许多直径1 mm左右的小白点,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和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体表似覆盖一层白色薄膜,有时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并伴有大量粘液覆盖在体表和鳃丝上(见附录B)。因粘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病,体表症状与多子小瓜虫病相似,所以临床诊断法仅可作为初步诊断。 虫体的收集 将鱼只放在清水缸中,让其自由游动,选择筛孔大小适宜的尼龙分样筛,收集从鱼体脱落沉集于缸底的成熟小瓜虫。或从活鱼皮肤、鳍、鳃、头、鳞片、角膜、口腔、眼部、鼻等病原主要寄生部位刮取组织样本。显微镜观察用虫体可用5%福尔马林固定保存,PCR检测用虫体和鱼体组织可保存于70﹪的酒精中,或于-20 ℃以下冻存备用。 形态学诊断 皮肤组织涂片法 涂片采集和检查 用一片干净的载玻片,轻轻地在鱼体怀疑被感染的位置按压,或者用载玻片的边缘在被感染部位轻轻滑动,刮取部分上皮细胞,或取鱼体体表白点放在有淡水的白瓷盘中,用2枚解剖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多挑几个,如见到有小虫体滚出,在水中游动,在低倍镜下观察,若发现具有多子小瓜虫的滋养体、包囊和幼虫的形态特征的虫体(见附录B),可确诊为小瓜虫病。该方法的灵敏度相对较低,对一些早期感染的病鱼,由于感染虫体数量少而容易漏检。对组织中的小瓜虫幼虫,也因其个体小,形态特征不明显,而可能出现假阴性。 涂片染色方法 组织涂片上滴加适量的绍丁氏液(附录A.1)进行固定。 加1~2滴碘酒50%酒精,使成淡茶色,洗去过多的固定剂,然后保存在70%的酒精中。 涂片先用蒸馏水水化,再用海登汉铁苏木精染色液(附录A.3)进行染色:先用4%的铁明矾媒染 30~60 min,经2次蒸馏水洗涤;再用0.5%染色液染30~60 min;最后2%的铁明矾进行分色。在显微镜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