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化境域中的昆曲保护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塞垡遣芒呈Q! ! 生箜兰塑 遗产化境域中的昆曲保护研究术 钱永平 [ 摘要] 在当代,曾受冷遇的昆曲因遗产而为大众所熟悉,它内在的遗产价值并不能对此给予充分地 解释,其决定性因素在于昆曲成为非遗代表作的过程中被赋予本身之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即”传 统”被发明的过程。本文从不同视角关注昆曲以”非遗”名义实现其意义、价值的话语构建、转换途径,反 思政府、商业外界力量的介入对昆曲传承造成的利与不利之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关系昆曲传承的核心因素、 传播等保护问题。 [ 关键词] 昆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 意义转换保护传播 [ 中图分类号] G12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674—0890( 201 1)02—026—10 才,使昆曲以“昆曲”之面貌延续至1949年以 一、问题的提出 后,但昆曲的民间演出状况不佳,演员谋生困难, 对这一状况的改善成为1956年有关人士改编昆曲 从戏剧史的研究中我们知道,明代流行于吴 《十五贯》的最初动机,但成为昆曲发展史上的又 中民间的昆山腔被以魏良辅为首的歌唱群体加工 一标志事件,1954年后,在国家的支持下,以俞 提炼后,在社会上逐渐产生影响,16世纪60年代 振飞先生为代表的著名昆曲艺人培养出新中国昆 随着梁辰鱼的《浣纱记》从歌唱走向了戏曲表演, 曲骨干力量。1978年文革结束后,国家转入正常 此后获得了迅猛发展,在民间广场和官宦府第的 运行,文化部实施昆曲振兴计划,成立昆曲剧团, 厅堂中进行演出。昆曲在演员与具有文化修养的 继续培养昆曲艺术人才。 官僚、文士、曲友的长期互动中,逐渐变得精致 但长期以来昆曲在我国内地的表演并不乐观, 细腻,并进入明清宫廷为帝王演出,成为皇家各 在观众、演出、人才培养方面有诸多困难。由于 种庆典的主要演出剧种,以皇家贵胄为代表的上 缺少观众,它面临“台上演员比台下观众多”的 层社会表示出独尊昆曲的态度,随着清末社会动 尴尬,1999年6月,附属文化部的“振兴昆剧指 荡多变,推动昆曲发展的文人仕子不断末落、老 导委员会”举行会议,各位研究专家、文化官员 化、逝世,昆曲与其它剧种在比拼如何以自身表 第八次提议举办全国昆曲艺术节,希望改变这个 演吸引民众的过程中走向了衰败,不再是剧坛霸 窘境,但是没有地方政府愿意出资接手承办,因 主,以其风雅退居文人名绅的文化活动中。 为平时的昆曲专场演出都没有人看,更何况专门 几百年来昆曲盛衰消长,命悬一线时却总能 为昆曲举行的文化节? 一直到2000年,文化部才 绝处逢生,始终保留了一丝传承血脉,1921年由 在苏州举办了第一届昆曲艺术节。在这样的耽搁 商贾名绅( 张紫东、贝晋眉、徐镜清、穆藕初等) 中,昆曲演出剧目从传字辈艺人的700出下滑至 资助创办的“苏州昆剧传习所”,培养昆曲表演人 目前少于100出的数量,演出呈萎缩趋势,演员 [ 作者简介] 钱永平( 1977一) ,女,山西祁县人,中山大学中文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2008级博士研究生。( 广东 广州,510275)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化研究》( 项目编号:08J JD840195) 阶 段成果。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