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十项农机化主推技术要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年秋季十项农机化主推技术要点 一、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就是利用机械方式一次进地完成摘穗、输送、集箱、秸秆直接粉碎还田等作业的农机化技术。全省重点推广应用秸秆还田型玉米联合收获机。技术要求:籽粒损失率≤2%,果穗损失率≤3%,籽粒破碎率≤1%,割茬高度≤8cm,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抛撒不均匀率≤20%。技术要点: 1.适时收获:玉米完熟期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 2.选择机械:选择与玉米种植行距相适应的机型,提高作业质量。 3.作业条件:收获时玉米结穗高度≥35cm,玉米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 4.割茬高度一致,秸秆抛洒均匀。 5.安全作业:作业中,地头拐弯、倒车时,要提升秸秆还田机,操作人员不要接近旋转部位 二、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 小麦深松施肥免耕播种技术就是机械一次进地完成苗带旋耕、起垄筑畦、间隔深松、分层施肥、播种镇压等多项作业的机械化技术。技术要求:深松深度25~30cm可调,小麦播种深度3~4cm,底肥和种肥施肥量每亩20~70kg可调,底肥均匀施在两行小麦中间地下12~20cm之间,种肥施在种子下方3~5cm处,播种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播后镇连续压。技术要点: 1.播前秸秆粉碎还田: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秸秆粉碎长度≤5cm,抛撒不均匀率≤20%。 2.深松深度:长深松铲30cm,短铲25cm,长、短深松铲每年进行交换。 3、施肥量:根据地力基础确定底肥施肥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50%-60%。 4、调整播种深度:通过试播,调整每行的播深,要做到均匀一致。 三、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 小麦机械化免耕施肥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覆盖的情况下,不耕翻土壤,采用免耕施肥播种机具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播种量10 kg/亩左右;施肥量35kg/亩左右,肥料在种子下方3~5cm处,无重播、漏播,播后适度连续镇压。技术要点: 1.秸秆还田覆盖:用机械将玉米秸秆粉碎均匀覆盖地表,玉米秸秆切碎长度≤5cm,秸秆覆盖率≥30%,抛撒不均匀率≤20%。 2. 选择优良品种:选择分蘖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如烟农19、济麦19、济麦20、济麦22等。 3.适期作业:根据土壤墒情,播期在10月1日~15日。 4.规范作业:小麦播深3cm左右,宽幅播种苗带宽10~12cm,播后镇压。 四、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 土壤机械化深松技术就是用深松机进行不翻土、不打乱原有土层结构的土壤疏松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作业深度35cm左右,作业后地表平整、无漏松和重松,适度连续镇压。技术要点: 1.适墒作业:作业时土壤含水量15%~22%时为宜。 2.作业时间:在玉米收获后、小麦播种前,松后及时播种,以免大量失墒。 3.作业深度:因地制宜,以打破犁底层为原则,一般35cm左右。 4.深松方式:保护性耕作地块宜采用单柱式间隔振动深松机,作业后及时进行免耕播种作业。传统耕作地块宜采用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也可选用单柱式振动、单柱带翼、异型铲深松机,以保证表土全部松动,利于小麦播种。 五、小麦机械化宽幅精量播种技术 小麦机械化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就是在秸秆还田深松(耕)压实的基础上,采用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机械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播量6~8Kg/亩,播深3~4cm,等行距22~26cm,小麦宽播幅8cm,播后镇压连续、适度。技术要点: 1.选用有高产潜力、分蘖成穗率高、中等穗型或多穗型品种。 2.土壤深松(耕)整平,提高整地质量,杜绝以旋代耕;耕后撒毒饼或辛硫磷颗粒灭虫,防治地下害虫。 3.适期适量足墒播种,播期10月3~15日. 4.浇好冬水,确保麦苗安全越冬。 5.早春划锄增温保墒,提倡返青初期搂枯黄叶,扒苗青棵,提高抗倒伏能力。 六、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 花生机械化联合收获技术是指利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一次性成花生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装袋(箱)多项作业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损失率≤3%,清洁度≥95%,破碎率≤1%。技术要点: 1.适期收获:一般在9月中、下旬,气温在12℃以下,荚果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和中部叶片脱落,多数荚果成熟时,应及时收获。 2.调试机具:收获前调试、调整机具各部位工作间隙、紧固螺栓、调整皮带和链条张紧度,进行收获试验,做好作业前的准备。 3.规范操作:作业时,对准花生行,调整挖掘深度,地头转弯和田间转移要提升挖掘铲,注意安全。 七、薯类机械化收获技术 薯类(地瓜、马铃薯)机械化收获技术是利用收获机械一次完成起薯、升运、筛土、分离等多项工序的农机化技术。技术要求:起净率大于98%,明薯率≥96%,伤薯率≤1.5%,破皮率≤2%。技术要点: 1.适期收获:地瓜根据气候条件、安全贮藏时

文档评论(0)

天马行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