尪痹病名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尪痹病名及其证治规律的研究 摘要】? 尪痹不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也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其他一些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的疾病,其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临床观察也主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一痹病总病因病机,也是尪痹的总病因病机。尪痹的治疗大法是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强壮筋骨,祛瘀通络。肝肾同源,补肾亦能养肝荣筋,且能祛寒、化湿、散风,促使风寒湿三气之邪外出。 【关键词】? 尪痹病;证治规律;风寒湿 ?尪痹病名的研究  1.1? 尪痹病名的提出?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笔者即运用中医方法治疗西医学中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一类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疾病。经过约近30年的实践观察,认为中医药对其确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为了更进一步系统研究其证治规律,运用中医学理论,结合近代科研成果及有关的西医学的内容,对这种疾病进行因、证、脉、治等方面的探索,寻找其诊治规律,提高临床疗效。  1.2? 尪痹病名的内涵? “尪”字与“尫”、“尩”、通用。其字意是指足跛不能行,胫曲不能伸,骨质受损,身体羸弱的废疾而言。例如《辞源》中注解说:“骨骼弯曲症。胫、背、胸弯曲都叫尪”。《金匮要略》中所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就是指关节肢体弯曲变形、身体羸弱、不能自由行动而渐成废人的疾病。“痹”即《内经》“痹论”所谈“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的痹病。尪痹就是具有关节变形、骨质受损的痹病。 ???   对于有肢体变形、关节肿大疼痛、僵化、筋缩肉卷、不能屈伸、骨质受损的痹病,古代医家尚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统一的名称。有的叫骨痹、肾痹,有的称历节、顽痹,有的则称鹤膝风、骨槌风等等。焦树德教授在学习、继承前人各种论述的基础上,参考近代文献,结合多年临床体会,对各种痹病的因、证、脉、治等,进行了归纳整理,统称之为“尪痹”,以区别于行痹、痛痹、著痹等,通过临床应用,不但感到应用方便,并且便于深入认识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发病特点,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找出它的诊治规律,并探索运用中医理法诊治西医难治病的科研方法。 ???   从临床来看,尪痹不但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而且也可以包括现代医学中其他一些有关节疼痛、肿大变形的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结核性关节炎、大骨节病等。但其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最为多见,临床观察也主要以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主。   1.3? 尪痹与类风湿性关节炎? 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来看,它可以包括在中医学的“痹”病中,古代医书中,有不少类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论述,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理论。例如《素问·痹论》中说:“肾痹者,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素问·逆调论》中说:“肾者水也,而生与骨,肾不生则髓不能满,故寒甚至骨也……病名曰骨痹,是人当挛节也”。《素问·气穴论》中说:“积寒留舍,荣卫不居,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内为骨痹,外为不仁”。《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说:“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千金要方》:“夫历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诸病源候论》说:“历节风之状,短气自汗出,历节疼痛不可忍,屈伸不得是也”。《医学统旨》说:“肘膝疼痛,臂骨行细小,名鹤膝风,以其像鹤膝之形而名之也。或只有两膝肿大,皮肤拘挛,不能屈伸,骨行腿枯细,俗谓之鼓槌风,要皆不过风寒湿之流注而作病也”。《医学入门》说:“骨节痛极,久则手足蜷挛……甚则身体块瘰。” ???   可见古代医学家已经认识到有的“痹”病,会使人的“臂骨行枯细”、关节像“鹤膝”或“鼓槌”状而变形。重者可致“挛节”、“卷肉缩筋”、“肋肘不得伸”、“骨节蹉跌”而使关节、肢体失去原有的功能。更甚者则可致“身体尪羸”、“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脊柱弯曲,伛偻不直,肢体不能屈伸,成为废疾。这些记载和论述。颇似类风湿性关节炎。现在把古人记载的这些疾病,统称之为尪痹,则更便于进行深入的研究观察。   1.4? 尪痹病名的确立? 自1981年12月在武汉“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成立暨首届学术交流会”上,笔者发表了《尪痹刍议》的论文,提出建议把具有骨质受损、关节变形的痹病用尪痹作为病名以来,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广泛支持和认同。1983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痹病学组,采用了这一新的病名,并制订了尪痹的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有力促进和推动了中医药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科研及临床工作水平。同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痹病学组以《尪痹刍议》论文中的治疗方药为主,稍事加减,制成“尪痹冲剂”,组织全国27省市中医科研单位,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经国家批准,由辽宁省本溪市第三制药厂成批生产。尪痹冲剂现已畅销国内外,并被评为省优产品,曾获国家医药科技进步奖,健康报全国评选“金杯奖”,1990年又荣获国优产品银牌奖。 ???   “七五”期间,国家将“

文档评论(0)

fengyu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