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医学论文-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
??????????????? 作者: 闫爱民 刘利 张恩录 尤月江
【关键词】? AF内固
【摘要】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的AF内固定治疗及急诊手术的必要性。方法 4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患者,受伤后4~14h接受手术(6h内手术31例,6h后手术11例),均行椎板切除减压,骨折椎体复位,植骨及AF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压缩的椎体基本恢复正常。椎体骨块向后突入致硬脊膜受压病例中38例完全恢复,4例未能完全恢复,恢复率达90%。骨折均骨性愈合。神经功能检查按Frankel法评定,40例不全截瘫患者均有1~3级恢复,恢复率95.2%,生活基本能自理,2例无明显恢复(受伤6h后接受手术)。结论 AF内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的比较完美的内固定系统。急诊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的有效方法。准确的骨折复位、充分的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的准确植入及局部冷疗亦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AF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多由高能量外力所致,常伴有脊髓不同程度的受损,本院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共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截瘫患者42例,均行急诊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2例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21~61岁,平均年龄3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29例,车祸伤8例,重物砸伤5例。损伤部位:T 11 1例,T 12 3例,L 1 14例,L 2 19例,L 3 5例,其中相邻椎体有轻度骨折者4例。创伤程度:42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截瘫,其脊髓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B级8例,C级12例,D级22例。损伤分类:术前患者均行X线片和CT检查显示椎体高度压缩超过50%,骨折块侵入椎管多达1/2~2/3,部分合并椎板塌陷和椎弓根断裂移位,参照Denis [1] 分类,42例均属爆裂性骨折。手术时间:受伤后至接受手术时间为4~14h,6h内手术31例,6h后手术11例。
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俯卧于脊柱手术架上使胸腰段保持过伸位,常规后路切口,小心暴露伤椎及其上下各一椎体的棘突、椎板、上下关节突及横突起始部,切除伤椎的椎板和棘突,暴露硬脊膜和椎管壁,用冰盐水冷敷,轻轻分离硬脊膜和椎管壁,将后移骨块用骨锤轻轻叩击,以手感及观察脊髓受压形成的弧度变化和张力判断骨块复位情况,对不能完全复位且压迫脊髓的骨块予以切除减压,既使骨块突入椎管较小,暂无明显压迫脊髓的症状和体征,我们也予以切除。充分减压后,均用AF固定。选好进针点,用T性椎按与脊椎矢状面呈10°~15°,与椎体水平面钻入约2.5~5cm,用探针测深度并确认在椎体内后,C型臂X线核定无误,用丝攻攻制螺纹钉道,旋入椎弓根螺钉,调整手术床复位,再放置好套筒连的正反螺纹角螺栓,旋入并旋紧椎弓根螺钉尾端的螺帽,椎弓根螺钉即产生角度螺栓所规定的角度,再适当按延长方向旋转套筒,即产生延长生理弯曲贯通脊椎的均匀的撑开力,达到解剖复位。再次探查椎管是否有压迫,冷盐水冲洗,依次缝合各层。术中尽量保留小关节和椎管侧壁。
1.3 术后处理 术后留置尿管,常规应用抗生素,切口负压引流48~72h,48h后进行直腿抬高练习,预防神经根粘连,2周后进行腰背肌锻炼,6周后带腰围扶拐行走。
2 结果
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经X线片检查显示胸腰椎恢复正常序列,压缩的椎体基本恢复正常,CT复查示:AF固定的椎弓根钉位置良好,椎体骨块向后突入致硬脊膜受压病例中,38例完全恢复,4例未能完全恢复,恢复率达90%。随访期间,骨折均骨性愈合,AF装置无松动,神经功能检查按Frankel法评定,术前B级8例,恢复至E级4例,D级3例(受伤6h后接受手术),无明显恢复1例(受伤6h后接受手术);C级12例,恢复至E级8例,D级3例,无明显恢复1例(受伤6h后接受手术);D级22例完全恢复至E级。40例不全截瘫患者均有1~3级恢复,生活基本能自理,2例无明显恢复。
3 讨论
3.1 AF(Atlas Fixator)内固定的可行性 近十余年来,应用椎弓根钉已逐渐成为脊柱创伤骨折后路手术中较成熟的方法,使脊椎骨折的复位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很大进步,同时完成了传统的保守治疗和陈旧的手术方式,达到积极开展新的手术方法的过渡。由于AF系统保留了RF系统角度螺钉重建脊柱生理弯曲的准确性和坚固性,又无角度螺钉U型口与螺杆结合的结构使三维调整所受的限制,更无AO系统三维空间调整而设计的万向关节易松动的缺点,因此AF具备了AO与RF两系统的优点,可以产生三维空间6个自由度的力和力矩,使前纵韧带、椎体、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脊背六法”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临床应用机制浅析.DOC
- “抗支口服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168例疗效观察.DOC
- 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DOC
- 1- 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对C57BL小鼠行为学及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DOC
- 1 076株临床细菌的菌种分布.DOC
- 1,6-二磷酸果糖对严重多发伤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DOC
- 1,6-二磷酸果糖与胞二磷胆碱联合应用在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研究.DOC
- 1,8—二桉油素用作病理组织石蜡切片透明剂的实验研究.DOC
- 1H磁共振波谱在颅脑肿瘤应用的探讨.DOC
- 1例成人永存动脉干矫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