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后殖民理论国内二十年译介回顾与展望
摘要:外国文论的引进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翻译。后殖民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成为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早期由于理论翻译的滞后和不足,导致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产生一些偏颇之解。后殖民理论原著和文献的陆续翻译出版,有益于学者和读者对这一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迄今国内后殖民理论的译介工作取得不少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空白。拟对二十年来国内后殖民理论译介成果和不足进行简要回顾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后殖民理论;国内译介状况;回顾与展望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14
收稿日期:2013-09-16
基金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BWW050)资助
作者简介:孙妮(1958-),女,安徽芜湖人,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与翻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①关于对“文论”这个术语的界定和翻译,可参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张中载、王逢振等主编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选读》导言部分。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for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in China
SUN Ni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China)
Abstract:One important way for introducing foreign critical theories is translation. Postcolonial theory has become one of the heated focuses of discussion and debate since it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at the turn of 1990s. The initial backwardness and inadequacy of translation led to some scholars’ bias against this theory. The continual trans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postcolonial is conducive to the scholar and the reader抯 comprehension and command of the theory.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progress made so far in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at homea, there still exists many vacancies now. The paper attempts a brief review of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for the recent twenty years at home as well as a prospect for its future.
Key words: postcolonial theory; translation of postcolonial theory at home; review and prospect
外国文论的引进和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翻译①。后殖民理论作为20世纪西方学术中的一门当代“显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进中国后,成为中国学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之一,掀起了一股后殖民理论研究的热潮。其涉及的内容包括后殖民理论的评介和翻译,运用后殖民理论对国内的文艺、文化现象进行批评与重新解读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和当代中外文学作家作品,以及研究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等。早期由于理论翻译的滞后和不足,导致部分学者对后殖民理论产生一些偏颇之解。后殖民理论原著和文献的陆续翻译出版,促进了学者和读者对这一理论原貌的了解和掌握。
国内学界对后殖民理论的译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最早的翻译资料是王逢振等编译的《今日西方文学批评理论》(1988) 和《最新西方文论选》(1991),其中收录了赛义德访谈录和《世界?文本?批评家》的译文。张京媛在《彼与此》(载《文学评论》1990年第1期)一文中较早地对赛义德的《东方主义》一书做了相当细致系统的介绍,并指出赛义德有意识忽略了东方学的积极作用。刘禾在《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