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深处是歉疚和忏悔论《秦腔》中的引生和白雪
[作者简介] 刘继业(1970―),男,湖南汨罗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摘要] 在《秦腔》中,引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和叙述者,白雪才是小说真正的主人公,经由对于白雪的美、无辜、孤独和悲苦的刻画,寄托着作家对于既往岁月的歉疚和忏悔,这是作家的“心迹”。研究者的矛盾在于,既高度肯定小说“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又带着寻求“规律”的眼打量这部作品,很难真正接受生活无尽的偶然和枝蔓。
[关键词] 贾平凹;《秦腔》;“心迹”
[中图分类号] I20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3)06―0090―05
《秦腔》是一部大著,需要长时间细密、深入的研究,刚出版不久,评论家白烨即认为:“这部书写出来是真正可以当枕头的书,可以终其一生死而无憾。对于评论和阅读来讲可能是最有持久性和耐久性的一部书。需要我们今后不断阅读不断解读。”
参见《北京研讨会:乡土中国叙事终结的杰出文本》,http://, 2005年05月30日12:13 新浪读书。这五六年来,随着它获得第一届“红楼梦文学奖”及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等重要的文学奖项,学术界的关注逐渐加大。
理解《秦腔》重要的一点,是在贾平凹的写作中特别注重的个人“心迹”。贾平凹曾说:“中国文坛向来崇尚史诗,我更喜欢心迹。”[1](P98)当代文坛最为重要的两位长篇小说作家贾平凹和莫言,追求的是两种不同的写作方式,贾平凹以《废都》、《高老庄》、《秦腔》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大致可看成自传式写作,即使是看似与作家毫无关系的《病相报告》等,也掺杂着不少个人的癖好、情趣和情绪;而莫言以《红高粱系列》、《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为代表的系列作品,完全是虚构性写作,即使是以自己姑姑为原型的长篇小说新作《蛙》,也基本上与作家个人情感寄托无甚关系。《秦腔》是一部细密扎实的乡土写作,时时浸透着贾平凹自己的情感印痕,就像当年的《废都》是“在生命的苦难中又唯一能安妥了我破碎了的灵魂的这本书”[2](P527)一样,贾平凹这样说《秦腔》:“它是我的宣泄,一种说话,不写出就觉得郁闷和难受,就像一个人在他的父母去世时没有去奔丧而永远气堵、揪心,耿耿于怀。”[3]这一点,在对小说中最为重要的主人公白雪的描绘上,体现得尤为深刻。
一引生不是真正的参与者
理解《秦腔》,首先回避不了对引生的理解。小说大部分内容是由疯子引生叙述的,只是偶尔会出现引生之外作者的全知叙事。
在直至目前的《秦腔》研究中,陈思和教授的研究集中而独到。2005年第1、2期《收获》杂志刊完《秦腔》,尚未出版单行本时,由陈思和教授主持、贾平凹参会的《秦腔》研讨会即于2005年3月25日在复旦大学召开,这是学术界最早对于《秦腔》的集中探讨。2006年7月26――27日,香港浸会大学举办首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评选,《秦腔》获得首届大奖时,陈思和教授是评委之一。2006年,陈思和教授在三次阅读《秦腔》之后,发表了《试论秦腔的现实主义艺术》和《再论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两篇共2万5千字的论文,[4]充分肯定了《秦腔》几乎完全以细节和场景支撑小说的独特现实主义艺术的魅力,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充分阐述了《秦腔》的价值。但是陈思和教授的两篇论文中,关于引生有一个一致的观点,发人所未发,新奇而突兀:
很显然,夏风只是《废都》中庄之蝶圈子里的一个废人,白雪与夏风的离婚是必然的。虽然没有明说,但引生与白雪有情人终成眷属似乎可以确定,小说里每次写到引生遭遇夏风总是落荒而逃,但是整部小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引生说的,“从那以后,我就一直在盼望着夏风回来。”充满了自信的语气中,预示了全书爱情故事的结局。[5](P104)
从全篇的结构而言,引生与白雪的爱情故事仍然是主线,[6](P110)从普通男女的情欲出发,走向纯粹精神性的疯狂爱恋,最终在秦腔的精神层面上结合为有情人,是白雪与引生这一对民间精灵的伟大爱情故事。[6](P123)在陈思和教授的解读中,十分肯定地将引生和白雪理解为真正的恋人,整部小说的主线是白雪和引生的爱情故事。怎么理解这些问题,涉及到的主要问题是对引生这个人物在小说中作用的理解。或者说,贾平凹设置这个人物、选择这种叙述视角的原因。
有学者认为,疯子引生视角的引入,是对传统的中国乡土叙事中根深蒂固的启蒙姿态的颠覆:“一方面,他以一个疯疯痴痴的非理性的形象彻底颠覆了启蒙叙事传统中理性的正人君子式的叙事者形象,可以说,‘疯子’的定位正是对叙事者身份的有效回避。另一方面,他又以自己的‘全知性’的‘疯言疯语’烛照出了知识分子的启蒙话语系统的虚假性。”[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