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作者简介:刘仁礼(1968.10-),男,高级讲师、染整工程师,获染整工程专业学士学位,现从事染整技术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职学生教育教学改革。摘要: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承载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蕴涵着民族精神和多元化审美观念。然而,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濒临消失,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促进民族精神传承和审美多元化的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意义深远。
关键词: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保护;传承广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陲地区,世居着壮、瑶、苗、侗、水、仫佬、仡佬、彝、毛南、京、回等11个少数民族。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彩,承载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理想和信念,是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符号与载体,是历史的活化石,蕴含着丰富历史、社会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冲击,由于重视和保护不够,失传和外流现象日益增多,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正在逐渐的消失,少数民族同胞日常穿着民族服饰的越来越少,少数民族服饰成为重大节日、或文艺表演的道具。如何挽救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已成为当前许多学者和有识之士关注的重要问题,保护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促进民族精神传承和审美多元化的和谐,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意义深远。
1.濒临消失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
1.1少数民族服饰的族群标志功能消失
民族服饰历史上一直是族群的标志,但现今服饰的这种标志功能已基本消失。笔者读大学时被一北方的女同学问道“你见过壮族人吗”。笔者回答说“你现在也见着了”。知道笔者就是壮族后,该同学说她想象中的壮族应穿着自己的民族服饰的,可笔者全被汉化了。笔者出生于桂西的巴马县所略乡的壮族家庭,该地区是壮、汉、瑶等民族聚居地,其中壮族占53.12%,瑶族占20.48%。笔者小时候赶圩好奇的事就是看到瑶族同胞身着各式各样的颇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了。经大人一一指点,可以从服饰样式中就可以准确无误地说是哪个民族哪支族系。前年春节笔者回到巴马老家,跟母亲说自己在尝试研究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要采集些图片,收集些服饰文化故事。母亲说本地仍穿传统壮族民族服饰的已很少了,不好找;但深处森林地区的瑶族同胞却仍保留着穿传统民族服饰习惯,他们经常成群结对地穿戴着盛装来到坡帮街赶圩日,靓丽的服饰成为一道吸人眼球的独特的风景线。如今,要调研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必须深入交通仍不发达地区的乡村田野,才能采撷到珍贵的少数民族服饰。
1.2少数民族服饰的传家宝面临流失
许多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真可谓珍品,有的已成为少数民族家庭的传家宝。去年笔者和一同事到龙胜各族自治县调研少数民族服饰,在龙胜县城偶尔会看到身着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同胞。有一朋友说要带我们去距县城几十里外的乡村看盘瑶服饰,于是她打电话给在老家的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准备好全套服饰。谁知热心的老人家第二天一早就携带深藏于箱底多年的祖传的一套盘瑶服饰赶到了县城女儿家等待着我们的到来。老人家仍保持着穿戴盘瑶服饰习惯,祖传的那一套服饰现在是她们家的珍藏品了,不仅有完整的上衣和裤子,而且还包括极为珍贵的银冠、挂件、手镯等。朋友还说这祖传宝贝在家庭经济困难时被她母亲以几百元卖了出去,几年前她费尽周折花了几千元才赎回来的。老人家说她小时候全村几乎每家都保留着全套祖传的民族服饰宝贝,由于保护意识淡薄,有的被丢失,有的被贱卖,如今已基本流失不见。笔者庆幸朋友还能把祖传的服饰宝贝赎回来,更令人惋惜的是我国的大量珍贵的少数民族服饰已流失到国外。法国一家民俗博物馆的馆长说过:“100年后,中国人要研究苗族的服饰文化,或许要到笔者的博物馆来研究”。此话貌似不恭,却真实地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现状的一个严重问题。
1.3少数民族服饰民间技艺后继乏人
少数民族服饰高手在民间,但随着光阴荏苒,能制作传统精美的民族服饰的高手年纪越来越大,精湛的技艺后继乏人。笔者母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织染”能手,从种植棉花、纺纱、织造、到用靛蓝染色,样样精通。在靠布票才能买到布料的困难时期,母亲白天到地上干农活挣工分,每晚则织布给我们兄弟姐妹做衣服、被面。笔者读大学所学的是染整专业,如今仍从事着染整技术专业教学,其实是受到母亲的耳濡目染。可惜,十多年前,认为已完成了历史使命的母亲“金盘洗手”了,成为当地最后一个将织布机、染缸束之高阁的人,后来织布机已腐朽,现已难觅其身影。
传统的民族服饰制作技艺包括棉花、靛蓝的种植技术,纺纱、织布、扎染、蜡染、挑花、刺绣技艺,图案款式设计、色彩搭配、面料裁剪与缝制,几乎包罗万象,百般技艺,需要师带徒的长期学习与练习,才能制作出精美的民族服饰,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年青人认为得不偿失。加之大量现代化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级育婴员初级育婴员ppt课件完整版.pptx VIP
- 2023年山东省曲阜市中考物理真题(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VIP
- 杜邦TPO防水衬垫系统超详细介绍.pdf VIP
- 2025儿童康复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专家建议解读课件.pdf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规定》(2023)课件.ppt VIP
- GB50032-2003:室外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pdf VIP
- 2026年上海高三物理高考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pdf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知识培训.pptx VIP
- 天然气分输站流程整改施工方案.doc
- YY_T 1910-2023 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β-磷酸三钙粉末.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