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今异常出汗症案例分析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史欣德 二○○八年十月 一、概述 1、出汗的原理 汗腺: 大汗腺——鼻翼、腋窝、脐窝、腹股沟、包皮、阴囊、阴唇、会阴、肛周等。 小汗腺——遍布全身(除口唇、包皮内侧面、阴蒂等处);成人皮肤200~500万个,平均每平方厘米有143至339个,手足掌最多,每平方厘米约有620个,大腿部最少,每平方厘米只有120个。 汗液成分——99%为水分,1%为固形成分(尿素、乳酸;氯化钠、钙镁磷、钾;氨基酸等) 小汗腺活动——受交感神经支配,主要是胆碱能纤维。 汗腺分泌——与温度、精神因素、运动量、饮食物有明显关系 异常出汗种类: 出汗方式:●自汗 ●盗汗 出汗感觉:●冷汗 ●热汗 ●粘汗 出汗颜色:●黄汗 ●血汗 出汗部位:●头汗 ●颈汗 ●鼻汗 ●阴汗 ●手足汗 ●偏身汗 异常出汗原因: 1、细菌、病毒感染; 2、常期不良精神因素刺激(交感神经过度兴奋); 3、饮食不当(过量、不足); 4、慢性疾病消耗; 5、先天遗传; 6、服药(发汗药、服氯苯吩嗓汗呈红色、服碘化物汗呈淡红色;) 二、医案分析(28例) 例一 某男、四十多岁。病人一踏进诊室,倏然颜面涨得通红,满头大汗如珠,边拭边诉:要求医治的就是现在正表现的出汗病。不仅头面如此,上身衬衫亦湿透了。在吃饭、讲话、工作紧张时就暴发出来。所异者,下半身毫无汗出,反觉皮肤干燥难过。在夜眠或白天休息时,均不出汗.患此症已经十有余年。胃口好,二便正常。望其身材不高大而肌肉相当结实;听其语声,不怯弱;察其舌,尖部红.左侧有一点暗青色,舌苔薄白;诊其脉,两手均弦如张弓。 拟小柴胡汤:柴胡6克,黄芩3克,太子参9克,半夏9克,炒甘草3克,生姜2片,红枣5枚。服七贴。 七剂后异常紧张的精神状态转为安静,颜面不若以往的发热,汗出亦减少,连服月余,诸证悉除。 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金匮》论产妇郁冒,“头汗大出,主用小柴胡汤”。可见头汗出亦识为柴胡证。郁冒的病机是“阳气独盛”。本病之烦热,急躁,面通红,汗出,脉如张弓之弦,正是“阳气独盛”的具体表现。予清疏肝胆的小柴胡汤,有其因势利导之功。(《夏仲方专辑》) 例二 某男,38岁。病者扶杖,弯腰曲背,愁眉苦脸地诉述:半年前因十二指肠憩室作胃部分切除,半月后因肠麻痹又行手术。从此每夜盗汗,上身更多,须换湿衣三、四次。昼日餐后亦汗出多、心慌。在上腹和两胁部常苦撕拉样痛,因此身体直不起,走动要持手杖。还有肝肿大,血液检验示谷丙转氨酶较高。X线检查:胃切除及胃肠吻合口均通畅。西医诊断:手术后粘连痛,胃肠功能紊乱。体格不象是弱型,气色无特征,舌正常,脉软偏大。腹候:两条腹直肌突出地显得紧张,而且异常敏感。轻轻一接触,就频频嗳气。 处方桂枝汤合甘麦大枣汤:桂枝4.5克,白芍9克,炒甘草4.5克,枳壳4.5克,牡蛎24克,浮小麦30克,红枣5枚 三帖后,夜间盗汗减少,只有衣领汗湿,不需换衣服,共服十帖,半年来盗汗告愈。脉大亦敛,脘与胁痛亦减轻,走路时,直背挺胸了。(《夏仲方专辑》) 例三 庠友张君牙,初患寒热,众医皆曰疟。服解表之剂,乃盗汗潮热,肢节颈项强痛,夜寝则汗出如沐,湿透重衾,至二十余日,目不交睫。余诊得左寸微细而欲绝,右尺浮大而无力。此汗多亡阳证也,治宜加味归脾汤。乃索余方市药,服之不效。自加麦门冬,更服二剂,致胸膈满闷,饮食不进,遂疑参芪不可服。一妄僧欲进大剂苦参汤,予适至,告曰:诊法阴盛阳衰者,不可以柔药。柔药助阴,阳气益衰,阴气益著,实实虚虚之患,其能免乎?病者遂不服苦参汤,求治于予。 予复诊,脉证同前,但加沉困。余曰:君相二火俱亏,非急进归脾汤加桂心、五味,无能为疗,豈前所市之药有陈腐者,或炮制失宜耶?谓君曰:此后当从予取药。纔服一剂,是夜即安寝,汗亦渐止。坚守前方,间进八味丸,调理一月而痊。(《云起堂诊籍》) 例四 陆某,女,61岁。 病史:三年来,每感心中作热便汗出淋漓,白昼多语或夜寐转侧翻身亦有汗出。经治未效,特来就诊。 初诊:阵热汗出,若心中烦热则周身汗下,多语或夜寐转侧翻身亦有汗出,至以为苦,夜分少眠,间或胸胁隐痛,舌紫苔腻,脉小数。 心肝两经瘀热交搏,营卫乖违,法当疏肝清心,化瘀泄热。 血府逐瘀汤加减:醋炒柴胡9克,山栀9克,川连2.4克,生地12克,当归9克,桃仁9克,红花9克,赤芍9克,枳壳6克,桔梗6克,牛膝6克,川芎9克,青皮6克,莪术9克,海藻9克。(十四帖) 药后自汗顿止,原方续服十四剂巩固,多年宿疾即告痊愈。 按: 寒能劫热,苦能泄实,咸能软坚,海藻能行经络,故以此为响导,凡荣气不从,营卫乖违之身热汗出可除,与活血化瘀之剂调其血气,相得益彰。方中无一味止汗之品,却有疏泄之机使汗自止。甘草与海藻相伍,是属十八反之一,但临床应用未见不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