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扩展的组播接纳控制技术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摘  要 随着宽带网的普及,多媒体业务在互联网上越来越普遍。一般认为,多媒体业务 将会占据下一代互联网上的主要流量,其中,很大一部分应用都基于一对多传输方式。 组播是节约这类业务传输带宽的有效方式。为了保证多媒体传输的服务质量,网络运 营商需要通过接纳控制来控制网络上传输的会话数量,以保证已接入会话不会因网络 过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近年来,接纳控制的可扩展性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传统的 接纳控制多与逐跳预留资源的 RSVP 协议协同工作,这些算法要求每个节点都实现较 为复杂的接纳控制功能,从而影响了节点的可扩展性。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各种可 扩展的接纳控制方案,这些方案多从整网或网络域的角度进行接纳控制。然而,这些 方案多数仅仅考虑到了单播的情况,往往不能应用于组播传输。由于组播路由的树形 拓扑与动态性,组播接纳控制的设计比单播更为困难。可扩展的组播接纳控制问题很 可能将成为未来的大量多媒体业务的技术瓶颈。 接纳控制技术大致可分为基于探测的接纳控制、基于模型的接纳控制和基于测量 的接纳控制三类方法。本文针对可扩展的组播接纳控制这一专题,在基于探测的组播 接纳控制、基于模型的组播接纳控制(在本文中也称基于资源预留的组播接纳控制)、 基于测量的组播接纳控制三个方面开展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1) 在基于探测的组播接纳控制方面,本文发现了后续请求问题及其改进方案,并总 结、比较了基于探测的组播接纳控制的探测方法。 本文发现并提出了后续请求问题,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说明了该问题对 基于探测的组播接纳控制方法可扩展性的严重潜在影响。仿真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 地描述后续请求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以互补探测机制为核心的改进方案, 通过模型和仿真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并且对该改进方案在区分服务网中的实现 以及渐进部署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本文总结了基于探测的组播接纳控制的探测方 法,并通过模型分析和仿真实验从接纳正确性和组成员变化的可扩展性两个方面对其 进行了分析比较。 (2) 在基于资源预留的组播接纳控制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拓扑的网络资源管理机 I 制和一种基于资源预留的边缘组播接纳控制方法。 本文提出了组播的虚链路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拓扑的网络资源管理机 制,该机制可以有效减少系统需维护的信息量。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资 源预留的边缘组播接纳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上述资源管理机制和两层分布式带宽管 理器架构,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本文通过自行设计开发的仿真平台对该框架下的配 额管理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带宽自适应的配额管理方法。该方案是第一种 基于资源预留的可扩展组播接纳控制方法。 (3) 在基于测量的组播接纳控制方面,推导一种实用的广义同质聚合流量有效带宽算 法,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测量的组播边缘接纳控制方案。 本文推广了同质流的概念,定义了更加接近实际的广义同质流。利用统计网络微 积分原理,本文推导了一种实用的广义同质聚合流量有效带宽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 有效带宽理论相比,该方法不需要特定的源模型假设,仅假设流量经过边缘限形器并 可以充分利用链路的复用增益。本文利用广义同质聚合流量有效带宽算法以及边缘组 播接纳控制框架提出了基于测量的边缘组播接纳控制方案。本文还开发了仿真平台, 对基于测量的边缘接纳控制方案进行验证、评估。该方案是第一种基于测量的可扩展 组播接纳控制方法。 关键词:服务质量,接纳控制,可扩展性,组播,流量探测,资源预留,网络微积分 II Abstract Multimedia services are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Internet with the widely use of broadband network.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multimedia services will consume most of the link bandwidth in the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Among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a large number of them are based on point to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Multicast is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saving bandwidth for this category of application.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service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is required to contro

文档评论(0)

ww8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