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饕餮与鸱鹗:误读的图像与误解之历史
【摘要】“饕餮”之原始含义乃是商人之祖神“玄鸟”亦即“鸱鹗”,“饕餮”与“鸱鹗”皆是周人对商人祖神崇拜之话语改造与重新建构之产物。由此推及,承载饕餮传说的“大禹铸鼎”、“铸鼎象物”之传说也是周人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重塑之产物,这_系列文献记载体现了中国上古社会深刻变革背景下对人们思想之影响。
【关键词】饕餮;鸱鹗;大禹铸鼎;周人;话语建构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3)01-0058-7
在商周青铜器纹饰的研究中,对于“饕餮”与“饕餮纹”的探讨始终是长期困惑着学界的一个重要问题,多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名实、起源、类型及内涵四方面来展开论述[1],在某些方面逐渐已有较为一致之观点,也有尚未统一之部分,因此尚有可以探讨之空间。笔者在此仍想就“饕餮”最基本的名实和内涵做出讨论,试着摒弃以往纠缠于“饕餮纹”是否饕餮还是兽面的较为一概而论的认识论观点,提出大胆假设:“饕餮”与“饕餮纹”确有此物,但又并非商周青铜器上面兽面纹之全部,而是其中之一种,即从图像型式来说是,“两个侧面的鸱枭经抽象组织而成”[2],因为“饕餮”之含义乃是商人之祖神——“玄鸟”亦即“鸱鹗”,“饕餮”与“鸱鸮”皆是周人命名之产物,其社会背景便是周人对商人祖神崇拜之话语改造与重新建构,由此推及,承载饕餮传说的“铸鼎象物”之神话传说也是周人政治意识形态话语重塑之结果,有关于这一系列的文献记载体现了中国上古社会深刻变革背景下对人们思想之影响。以下笔者将从饕餮与鸱鹗之关系、“禹铸九鼎”传说之虚妄两方面来展开议题。
一、“饕餮”与“鸱鹗”:误读之图像与误解之历史
关于饕餮与鸱鹗,早在1997年《殷都学刊》上就有李慧萍、贺惠陆[3]两位学者提出二者存在着某种联系,他们认为“纵观殷商青铜器之饕餮纹,特别是早、中期饕餮纹,许多其实是由鹰类飞禽的主要特征组合而成的”,并认为“殷商时期这类以鹰类特征组合的饕餮纹有可能就是以鸱枭为原型,它是由两个侧面的鸱枭经抽象组织而成”,两位先生从图像型式上提出这样的见解,可谓一针见血,这点笔者十分认同。但是另一方面,这两位学者对于“饕餮”与“饕餮纹”名实问题之认识又显得不是十分清晰,例如他们认为:“尽管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的形象与殷商青铜器上的所谓饕餮纹饰差距甚大,但也没有改名的必要”,这一点笔者又有不同看法。我认为,既然两位学者已经就青铜器上的“饕餮纹”(虽然他们认为这种纹饰其实并不能成为饕餮纹)与“鸱鹗”的关系做了一番探讨,如果再继续研究下去,厘清二者关系应该是顺理成章之事,亦很有可能能解决“饕餮”与“饕餮纹”名实问题,因为这始终是青铜纹饰研究中一个重要而不可回避的话题。以下笔者就将围绕着“饕餮”与“鸱鹗”在古代文献中的出现背景重新作一番梳理,通过比较二者在语指、字义等方面之同质性表现,以期还原“饕餮”在商周社会中之真正含义。
首先,从文献记载来看,饕餮与鸱鹗之“性情”在商周之后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有颇多相似之处。
我们先大致依照时间顺序来看文献中有关于“饕餮”的记载:
《左传-文公十八年》载:“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魑魅。”这是“饕餮”首次在史籍中“亮相”,时为春秋阶段。
战国时期记载有饕餮的文献有《韩非子·亡征篇》曰:“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又同书《八经篇》写道:“贤者止于质,贪饕化于镇,奸邪穷于固。”大约同时期的《吕氏春秋·先识览》中“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一句,首次将饕餮与青铜器联系起来,同书中有大量诸如,“周鼎著倕”(《审应览·离谓》)、“周鼎有窃曲”(《离俗览·适威》)、“周鼎著鼠”(《恃君览·达郁》)等记载说明战国时吕氏门人所看到的传世青铜器之上有很多动物形象。综上所述,战国诸子文献中的记载都是为了说明饕餮在政治上的恶行,这说明到了战国时期,饕餮之“形象”已经基本确定,以后史籍中的有关于记载基本不出这些范围,有很多是对于之前记录之进一步演绎或者说明,如:
《史记·五帝本纪》:“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天下货之饕餮,比之三凶,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以御螭魁,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也人也。”此段《正义》注曰:“谓三苗也。言贪饮食,冒货贿,故谓之饕餮。”
《神异经》云:“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好强,好息,积财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言三苗性似,故号之。”
《山海经·北山经》有关“狍鹗”条后,郭璞注云:“为物贪,食人味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重洲FT-7800R中文完整版操作手册(装订版).pdf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实务 案例知识点 总结记忆口诀 顺口溜 联想记忆方法.docx VIP
-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护理.pptx VIP
-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教学质量测评物理试题(含答案).pdf VIP
-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综合评价分析.pdf VIP
- 转体施工跨既有线评审方案.docx VIP
- 2024年延长石油集团笔试题目含答案.docx VIP
- 精神科常见疾病的护理ppt.pptx
-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自编题目.doc VIP
- 2025年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