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涛:让大清娱乐至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载涛:让大清娱乐至死   一、极品玩主   众所周知,清朝的八旗子弟,是出了名的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能玩好玩,娱乐至上。一般说来,这些玩主们也是分档次的。最高档的搞收藏,懂艺术,什么书画金银、瓷器玉器,颇为精通,不仅满足了个人爱好,还收入不菲,赚他个锅满盆满;中档的则无非养养鱼,遛遛鸟,打打牌,喝喝茶,虽发家无望,倒也自得其乐;最低档的则吃喝嫖赌,一身恶习,自己欠债,家里买单,最终落得个坐吃山空,败家毁业。   载涛出身皇室,老爸是醇亲王奕,天下都是他们爱新觉罗氏的,自然不担心败家。正是凭借这样的底气,载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娱乐事业中去,成为清末八旗玩主中的“极品”。   满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正是依靠精湛的骑射技艺,他们杀入关内,建立清朝。所以清统治者一直把马术作为皇室子弟强健体魄、磨炼意志的手段。作为天潢贵胄,载涛自然从小便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涛贝勒感兴趣的不是骑术,而是相马、养马的门道。当时在“老北京”的眼中,载涛简直就是伯乐转世。任何一匹马从他面前经过,他都能说出这匹马有几岁口,是欧洲马,还是亚洲马。更神的是,单凭直观,载涛就能断定马的用途,比如哪一匹适合做骑马,哪一匹适合做耕马,哪一匹适合做驭马,哪一匹适合做驮马,几乎十拿九稳。   正是由于对马的这种特殊兴趣,载涛平日里的一大嗜好便是四处寻觅良驹。有一年,袁世凯为了讨好商部尚书载振,特意进贡四匹一色青的高头大洋马。载涛知道后,连夜上门要马。载振正打算用这四匹马装备一辆两式四套马车,自然舍不得割爱,任凭载涛在家里软磨硬泡,愣是不吭声。眼看振贝勒如此坚定,载涛琢磨:你小子终日贪赃枉法,卖官鬻爵,这竹杠,实在不敲白不敲。于是心一横,大声嚷嚷:“要是你不给我两匹马,我就去太后那里说理去!”载振一听载涛要去慈禧那里告状,后背顿时惊出一层冷汗,乖乖地交出两匹,将他打发走。为了讨马,堂堂贝勒爷居然摆出耍泼要挟的架势,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除了贪恋好马,载涛还喜好买自行车。当时在北京城自行车还是稀罕玩意儿,并不多见。一次偶然的机会,载涛看到一位民间艺人表演骑车术,深深为之着迷,决心亲自体验。不曾想一玩就上了瘾,天天骑着单车穿梭于京城的胡同间。他玩车最疯的时候,家里居然有三十多辆自行车,男式的、女式的、菲利普的、双枪牌的、兰牌的,样样齐全,简直一个小型自行车行的规模。   载涛不仅是运动健将,也精于厨艺,烧得一手好菜。在贝勒府里,他特意设置了一个小厨房,聘请四位名厨,每日向他传授厨艺。久而久之,他练就一手烹饪的好本领,不论红案、白案,他都颇为擅长,煎、炒、烹、炸,更是样样精通。他最拿手的菜肴是西瓜肉,很具特色。每到酷暑炎炎,他便令人在院子里摆上案板,取来一只特大西瓜,先把瓜瓤掏出来,然后把切好的肉块、鸡块加香油、料酒、酱豆腐一块放进瓜壳里,在蒸笼上文火蒸上三四个小时,即可告成。吃起来,肉质鲜美,清香爽口,毫不腻人,堪称一绝。   由于载涛经常宴请亲友,于是他好做菜的事情传遍了宫廷内外,最终让慈禧知道了。当时慈禧正处于内外交困的时期,虽然天天大鱼大肉,美味佳肴,却因为心情抑郁,茶饭不思。听说载涛手艺不错,于是传旨让他进宫做菜。虽然载涛只是做了几道小菜,却令慈禧食指大动。此后,慈禧一旦没有食欲,就传旨命载涛进宫陪膳。涛贝勒俨然已成慈禧的半个“御厨”。   二、京城龙票   载涛不仅上得马场,下得厨房,更具有一身的文艺范儿,特别是其京剧造诣,令许多梨园名角都十分汗颜。   清代宫廷之中,演戏可谓成风。京剧成为皇亲国戚圈子里最潮的时尚。于是乎,不光皇宫内设有戏台,就连行宫、避暑之地,戏台也成为必备设施之一。所以当时的皇族,没一个不会听戏的,更没有一个不会哼哼几句京腔的。   载涛自小受到熏染,对京戏很是着迷。但说到正儿八经地拜师学戏,这个机缘还得从老佛爷说起。众所周知,慈禧酷爱京戏,尤其是到了晚年,几乎每天午睡后都要听上几段。一次,慈禧在丰泽园戏台听戏,载涛奉旨随班陪听。开场大戏是《跳灵宫》,接着是一出昆腔《接福迎祥》。老佛爷越听越来劲,兴致愈来愈高,她发现坐在台下的小载涛随着鼓点摇头晃脑、念念有词,于是叫来正在唱戏的京城名角张淇林,让载涛拜其为师,并命令道:“你一定要教好载涛学戏,让他不能比杨小楼唱得差!”   慈禧可真给张淇林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张在当时梨园行内绰号“三宝”,戏路宽广,尤擅武生。当时圈内公认“武功根底纯实准确者,尚有张淇林”。以至著名武生杨小楼唱《冀州城》时,非请张扮演马岱不可。可见人家张淇林也是清末戏院里有头有脸的大腕儿。不过再大的腕儿也不曾收贝勒爷为徒啊!这可是提着脑袋教戏啊!如果教不好载涛,张不仅自身难保,恐怕全家也得遭殃。为了保命,张淇林每日一早就来到贝勒府,先给徒弟请安,再给徒弟教戏。令张喜出望外的是,载涛天资甚好,禀赋过人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