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人学倾I.学位论史
摘 要
Al—Si合会的性能和凝固组织密切相关,而电磁振荡可对凝固组织产生重要
影响。本文采用强磁场和交变电流复合作用产生电磁振荡,进行了电磁振荡下
Al—Si合金自由凝固实验,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了电磁振荡对A1.6叭%si、Al—18州
%si和Al—Si共晶合会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
变电流后,晶粒尺寸急剧减小,微观形貌由树枝晶转变为蔷薇形组织。在磁场强
度小于4T时,晶粒尺寸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磁场强度大于4T时,晶
粒尺寸随电流密度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电流密度一定时,品粒尺寸随着磁场
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小,微观形貌逐渐向颗粒状组织转变。在Al一6wt%si合会凝
固的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持续到固相分数小于O.23时,晶粒没有细化;持续到
固相分数大于0.42时,晶粒细化。冷却到一定的固相分数施加电磁振荡时,丌
始施加电磁振荡的固相分数小于0.42时,晶粒细化,开始施加电磁振荡的固相
分数大于O.53时,晶粒没有细化。研究表明:在强磁场中施加电磁振荡下,凝
固组织的形貌和大小是由电磁振荡力大小、磁场抑制流动作用和焦耳热效应三者
综合决定的。
在A1.18M%Si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后,磁场强度B=2T条件下
电流密度小于5.56×104~『m2时,初生硅会发生偏析和团聚现象:电流密度增大
至1.69×105A/m2,初生硅的分布较均匀。磁场强度B=10T条件下,电流密度小
于1.13×104A/m2时初生硅发生偏析和团聚现象,电流密度增大至5.56104A/m2时,
仞生硅分布较均匀,电磁振荡频率对初生硅的分布影响不大。初生硅的形貌随着
电磁振荡强度的增大由星瓣状转变成板条状和近颗粒状转变。初生硅形貌变化的
主要原因是:电磁振荡力引起合金熔体温度场的均匀化从而增加了初生硅形核
率,相互摩擦、碰撞和空化效应导致的机械破碎和抑制初生si的各向异性生长。
电磁振荡频率增大使初生硅出板条转变颗粒状,振荡频率增大使机械破碎初,匕硅
的能力增强可能是初生硅转变的原因。初步分析认为,在电磁振荡力的作用下,
过共晶合会中领先析出的共晶硅相互碰撞粘结,导致“初生”a相与其分离,独
自形核生长,从而导致大量得“仞生”a相的出现和共晶组织的消失。
II
l二海人学坝l:学位论殳
在A1.Si共晶合会凝固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共晶组织中的si相都变长、增
厚和问距增大,且随着振荡强度的增大,析出了大量的“初生”旺相和“初生”
硅相。电磁振荡可以使共晶硅生长界面处不断得到硅原子补充并使生长速度提
高,从而使共晶硅的分枝减少,形成厚长硅片:电磁振荡能使液固界面前沿溶质
边界层减薄,进一步提高横向传质能力,使硅生长可通过长距离扩散来实现,导
致共晶硅间距增大:电磁振荡导致的共晶硅相互碰撞粘结使合金中出现了“初
生”a相和“初生”B相。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A1.Si合金凝固过程中施加电磁振荡具有细化晶粒,
改善初生a相的分布,改变初生硅的分布和形貌,使共晶组织中的si相变长、增
厚以及增大Si相间距的作用,因此本文结果对改善合金凝固组织的形貌具有一
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Al—si合会;强磁场;交变电流;电磁振荡
111
L海人学颂I:学位论义
Abstracts
The ofAl—Si is relatedwiththesolidification
performancealloysclosely
strucnlre.The vibrationcan a盯ect山esolidincation
electroma口etic rcmarkably
of vibration the field
structure.Theefrect
electmmagneticproducedby hi曲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