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时期边疆史地学的兴起和蒙元史研究的新风气.pdfVIP

鸦片战争时期边疆史地学的兴起和蒙元史研究的新风气.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鸦片战争时期边疆史地学的兴起和蒙元史研究的新风气 张爱芳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北京 100034) 一、边疆史地学的兴起 鸦片战争时期,史坛又一新气象是边疆史地学的兴起。这是与国内外形势的需要 密切相关。从国内说,清朝建立起空前版图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至此已有一二百年,迫 切地需要对西北的地理沿革、民族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国外说,俄、英对我北方 及西北地区的威胁,已酿成鸦片战争后边疆的危机。在祁韵士、龚自珍等人开创性工 作的基础上,至此产生了张穆和何秋涛这两位边疆史地名家。白寿彝先生在《中国通 史纲要》中,在论述鸦片战争以后的学术文化时,将张穆、何秋涛与魏源、林则徐并 提,认为他们的工作“都开创了新的研究风气,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反映了时代变 动在文化领域的脉搏。他们的影响是相当大的。锄 (一) 《蒙古游牧记》的编撰成就 张穆(1805——1849),本名瀛暹,字石州,又字诵风,晚号斋,山西平定人。 著有《魏延昌地形志》、《俄罗斯补辑》、《蒙古游牧记》等。 张穆对鸦片战争失败以后的现实,他有清醒的认识,他指出英国的侵略活动使“海 寓为之绎骚,拿藏为之耗竭、“虎狼在户,反复莫必。圆他认识到侵略者的凶恶本性 和狡猾手段,“挟兵威以鼓其邪说”。张穆主张坚决反抗侵略,相信“民心可恃”。四正 是从这种强烈的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思想,使他注目于西北史地的研究。在此研究过 程中,他十分注意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祁韵士有关西北史地的著作,他作过详细 校订。对俞正燮的《俄罗斯佐领考》、《俄罗斯事辑》,他作过深入研究。1839年他采用 松筠的《绥服纪略》,并征引诸书,补俞氏之所不及,详其始末,作《俄罗斯事补辑》。 此后每见诸书载俄罗斯事,即随笔记录,成《 斋签记》。更可贵的是他对卷帙浩繁的 《永乐大典》中的蒙古史地资料,花费了十年时间,进行整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在此基础上,终于写成《蒙古游牧记》一书。 ①白寿彝主编: 《中国通史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2页。 固张穆: 《斋文集·海疆善后宜重守令论》,见《山右丛书初编》,民国二十二年铅印。 o张穆: 《斋文集·与徐仲升制军书》。 219 《蒙古游牧记》共十六卷,以蒙古历史上各盟的旗为单位,作史志体,而自为之 注,考证了蒙古古今舆地与山JIl城镇的沿革,对蒙古诸部历史发展有较多的记述,本 末分明,内容详博。其卷一至卷六,记载内蒙古哲里木盟、卓索图盟、昭乌达盟、锡 林郭勒盟、乌兰察布盟及伊克昭盟游牧所在;卷七至卷十记载外蒙古喀尔喀四部八十 六旗的情况;卷十一至卷十三记载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其范围包括河套以西,甘肃、 青海以及新疆的广大地区;卷十四至卷十六记额鲁特蒙古新旧土尔扈特部情况。张穆 写作此书的目的是很明确的,他在《蒙古游牧记·自序》中写道:“内地各行省府厅州 县皆有志乘,所以辨方纪事,考古镜今……独内外蒙古……未有专书,钦定《一统志》、 《会典》虽亦兼及藩部,而卷帙重大,流传匪易,迷古之士尚多懵其方隅,疲于考索, 此穆《蒙古游牧记》所为作也。根据蒙古族放牧的生活特点,“以蓄牧为主,不常厥 居’’,以及历来因“译语多歧,无从考证,地理家记载阙如的情况,张穆在编撰此书 时,突破了一般史书的窠臼,“因其部落而分记之,首叙封爵功勋,继陈山川城堡, 终言会盟贡道,“详于四至八道以及前代建置”,取得了“稽史籍,明边防,成一家之 言的良好效果。 在研究方法上,他做到了“缀古通今”,着重考察古代蒙古与近代蒙古之沿革变化。 张穆用很大篇幅考察了古代蒙古和今代蒙古之间的变化关系,“研究了蒙古各盟旗、各 部落的分别、成因、相互关系及当时的社会现实①,做到了“既陈古义又论今事, 正如祁篙藻在《蒙古游牧记·序》中所说:“陈古义之书则贵乎实事求是,论今事之书 则贵乎经世致用,二者不可得兼,而张子石州《蒙古游牧记》独能兼之。@但《蒙古 游牧记》在张穆生前未能刊印,在他殁后十年,才由何秋涛校订全书并对最后四卷加 以补辑,于一八九五年问世。 (二) 《朔方备乘》的编撰特点 何秋涛(1824——1862年),字愿船,福建光泽人。他编著有《北徼汇编》、《朔方 备乘》、《一镫精舍甲部稿》、《王会篇笺释》,并校正《元圣武亲征录》,校补张穆《蒙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