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其研究相关进展.pdfVIP

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其研究相关进展.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会议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

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者观察乳腺增生病患者的情志,给予心理疏导,疗效上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不药而 愈。 但目前尚缺乏乳腺增生病伴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的患病率以及多因素分析其影响因 素等有力临床调查资料。因此,有必要调查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分析年龄、 职业、乳痛程度、激素水平等对其影响,从而了解乳腺增生症焦虑、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 因素,提高临床医师重视乳腺增生病患者心理健康的意识,积极有效地防治乳腺增生病。 乳腺癌骨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中药对其研究相关进展 郭保凤刘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上海200032 骨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乳腺癌病人中65.75%发生骨转移[1】。骨转移可导致诸 多的并发症,如骨痛、病理性骨折、神经压迫症状和高钙血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预后较差。乳腺癌骨转移机制错综复杂,拟造与人类相类似的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探讨骨转 移具体机制,成为研究乳腺癌骨转移的重中之重,同时随着对乳腺癌骨转移模型认识的不断 加深,各种拟造乳腺癌骨转移的动物模型相继出现,动物模型建立后中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 逐渐显现出优势,现对其相关报道进行简要综述。 1.乳腺癌骨转移造模 由于各个模型利弊不同,针对不同的目的,选取合适的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成为研究乳 腺癌骨转移相关机制的重点。 1.1裸鼠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 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l,调整细胞密度至细胞密度5×109/L,暂置于4oc冰 盒中待用。固定裸鼠,暴露鼠尾,将鼠尾浸入37。C温水中,使其血管充分扩张,75%乙醇 x 消毒皮肤,再次反复吹打细胞悬液(细胞浓度为5109/L),以29G针头的lml注射器吸取 0.1ml细胞悬液,尾静脉穿刺成功后,在30--一60s内缓慢且均一地注入细胞悬液。在肿瘤细 胞注射后第49天,病理检查发现1只裸鼠于右肩胛骨形成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为12.5% [2】。 1.2.裸鼠左心室注射肿瘤细胞 ——239—— 2011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麻醉和消毒方法同前,裸鼠仰卧位,头端朝向实验者,再次反复吹打细胞悬液(细胞密 2-3mm处进针,进针方向斜向内下,与裸鼠纵轴及横轴均成45。角,进针约5-6mm,轻轻 回抽,如有鲜红色血液进入注射器,提示左心室穿刺成功,保持空针稳定,在30一60s内缓 慢且均一地向左心室注入细胞悬液。在肿瘤细胞悬液注射后第49天,对存活的7只裸鼠行病 理检查发现:本组骨转移发生率为71.4%【2】。 左心室后,引起骨转移的组织于体外扩增筛选,再注入裸鼠左心室,如此反复几个循环后, 骨转移,而极少出现其他部位的转移[4]。 1.3裸鼠左胫骨骨髓腔注射肿瘤细胞 u 裸鼠仰卧位,以29G针头的lml注射器吸取10 l细胞悬液(细胞密度为5X1010/L), 弯曲左膝关节约成135。,以肉眼可见的白色股四头肌肌腱在胫骨止点内上各约0.5mm处为 进针点,稍用力穿破胫骨骨皮质后针头沿胫骨骨髓腔向远端进入约5mm,将细胞悬液注入 胫骨骨髓腔。肿瘤细胞悬液注射后第49天,全组裸鼠左大腿下段和左小腿中上段明显肿大, 均于左下肢形成肉眼可见肿瘤,骨转移发生率为100%。病理检查发现除左胫骨转移灶侵犯 左腓骨和股骨外,全身其余骨骼无转移肿瘤形成【2】。 l细胞 Bauerle等改进方法,利用裸大鼠股动脉分支及其血供分布特点,将MDA—MB-23 注入一侧下肢股动脉与髂动脉的交通支即腹壁浅动脉,阻断股动脉血流后通过腹壁浅动脉改 变血流方向,使肿瘤细胞进入营养膝关节和小腿血供的膝降动脉和胭动脉。93%动物接种 3.4周出现明显的骨转移,并且只在股骨、胫骨和腓骨出现溶骨性病灶,自发性缓解率只有 7.4%。与左一tl,室内注射相比,该法建立的动物对肿瘤耐受良好,无体重下降和跛行,一侧 肢体单中一11,病灶可以避免全

文档评论(0)

gubeiren_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