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叶绿体同工酶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遗 传 学 报, 10(1):43--50,1983 Actu Genetica 5inica 玉米叶绿体同工酶的研究 曾孟潜 杨太兴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北京) 本文报告玉米叶绿体两种同工酶图式的研究结果;(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显示 7-12条酶 带,细胞色素氧化酶有7-11条酶带;(2)叶绿体与上清液中,同一品系两种同工酶图式一致; 3()杂种F。中第4和第,条互补酶带表现稳定。可能与光合性能的改善有关。 有些学者研究过豆类、臭松、玉米、小麦等植物细胞内线粒体、细胞壁、溶酶体及核糖 体的过氧化物酶及其同工酶等的活性3-‘5,7-97,而植物叶绿体同工酶的研究工作,国内外均 未见有专论。近3年来我们以玉米为材料,深人分析叶绿体同工酶图式,并确定它与杂种 优势表现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材 料 与 方 法 材料 1979-1981年间,采用两个在叶片组织提取液中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互补 酶带的玉米杂种F,及其亲本系,即黄早4X罗系3及黄早4、罗系3,:48788XG4040-- 5550及748788,(74040-5550为试验材料,3年度均分两期播于本所试验农场。分别于 八叶期、孕穗期 (13-15片叶)、抽丝期、籽粒形成期取样。前二生育期取第3(自上而下 数)全展叶片,每品系取斗一5株;后二生育期取顶叶叶片,34株混合制样。均设两次重 复。 制样方法 从取叶片到制样、电泳整个过程均在0-4℃下进行。叶片经蒸馏水冲 洗、滤纸吸干去主脉后,称取5-7克样品剪碎,在研赫中研磨成匀浆,加人4-,倍样品重 的缓冲液,用8层纱布过滤,滤液随即进行离心分离叶绿体。缓冲液配方及分离叶绿休过 程如下: 缓冲液I:KCl0.01.11,蔗糖0.3M,磷酸缓冲液。.05M,pH7.2c 缓冲液 IW:tilgCl,1mM,MnC1z1mM,NazEDTA 1.5mM,KHCO30.05M, Na4P,075mM,CH3000Na0.5mM,Na2HPO40.5mM,FeCl30.1mM,L-AscorbicAcid- 111-1111,L(+)-Glutamate1mM, BSA0.01%,Ficoll2.5 ,d-Sorbitol0.35M,Tris-HCI 0.05 ,pH7.bo 离心获得的叶绿体,经光学显微镜检查,未见有别的细胞组分掺人,完整度较好,大部 分叶绿体具有完整的叶绿体膜。为比较分析起见,同时收集经12,000Xg离心15分钟的 上清液,然后将叶绿体经干冰冻融3次,使之充分裂解,并于 Edward 瑞(典)冰冻干燥 本文于 1982年3月9日收到。 1)在文献[10]的基础上略加改良。Sorbitol用d-sorbitol浓度由0.25M改为0.35M;EDIA改用NazFDTA Ascorbicncid用 T.--Ascorbicacid.,Glutarnate用 L,+,-(,iutamate,浓度不变。 44 遗 传 学 报 10卷 叶片匀浆过滤液 I700Xg,’‘ 细胞核 上清液 弃(去) 毒”,。。。xg,0‘ 工 { 叶绿体 上清液 (ct) 12,000Xg,15} 用缓冲液洗二次 线粒体 上清液 (弃去)

文档评论(0)

w785143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