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可及性、医疗可及性和农村居民营养安全的改善--基于CHNS数据的研究.pdfVIP

市场可及性、医疗可及性和农村居民营养安全的改善--基于CHNS数据的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硕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的提供参考!!!

市场可及性、医疗可及性和农村居民营养安全的改善 ——基于CHNS 数据的研究 ① ② ③ 周小琴 常向阳 张倩 摘 要:我国食品消费和营养水平已进入营养健康期,有必要合理调整食物结构和进行营养干涉。 借助CHNS2006 年数据,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二元logit 模型,从营养素摄入量和营养素摄入结构 两角度定量研究影响我国农村居民营养安全的因素,并重点探讨了市场可及性和医疗可及性对农村居 民营养安全的作用机制,从而提出改善我国农村营养安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市场可及性;医疗可及性;营养素摄入量;营养结构 1 引言 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保障食物安全与营养改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 务,是关系民生福扯的大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营养水平由建国 前至今经历了贫困期、温饱期、结构转型期,已进入了营养健康期,食物消费结构从“粗放型” 转向“集约型”(李哲敏,2006 )。全面建设小康生活要求食物与营养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 什么就吃什么”的食物增长方式,转而以“吃好、吃饱、吃得科学”为要求来指导食物生产发展 (万宝瑞,2011 ),且国际经验证明:人均GDP 达到 1000-3000 美元是合理调整食物结构、进行 营养干涉的关键时期(翟凤英,2006 )。另一方面,在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和营养水平不 断改善的大环境下,我国农村居民的食物消费和营养状况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营养缺乏和营养 失衡问题同时存在(王陇德,2005 )。在现有人口中,因营养过剩而引发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等慢性患病人数不断增多,并向低龄人群蔓延。而由于营养素摄入不足,贫血、营养不良发病率 仍然存在且较高。面对这样的营养水平的二元结构,本文提出以下问题:如何针对不同人群、不 同地区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营养结构?如何发挥市场在食物生产与消费 结构中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从而逐步建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 现有国内外研究食品消费和营养摄入的文献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从人文社会角度 包括教育水平、职业、家庭规模和结构、家庭生命周期、种族和居住的地理位置等因素和从收入 角度包括居民食品支出、教育支出、收入冲击、现金收入、食品券收入等因素(Adrian 等,1976; Akin ,1985;Basiotis 等,1983;Chou et al ,2003 ,2004 ;Chavas Keplinger ,1983;Daniel 等,1976;Daniel Adrian ,1976;Davis Neenan ,1979;Davis Neenan ,1982;Davis ,1982; Davis 1982 Basiotis ,1983,1986;Fishbackr Kanto ,1996;Gadson Allen ,1983;Gruber Engen ,1995;Hall Bunch ,1983;Hubbard et al ,1995;Lansing 等,1957; Madden 等,1972; Morgan ,1985;Price 等,1967;Pradhan Wagstaff ,2005 ; Salathe Buse ,1979; Yelowitz ① 周小琴,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210095 ,电子邮箱:yanjunqinqin@163.com; ② 常向阳,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电子邮箱:graduatechang@126.com ③ 张倩,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210095 ,电子邮箱:zhangqian1655211@163.com 728 Gruber ,1999;马凤楼、许超1999;封志明、史登峰2006 ;史清华2000 ;张一青、李少波2004 ; 马树才、刘兆博2006 ;丁丽娜、肖海峰2007 ;肖海峰、王祖力2008 ;李哲敏2008 ;张车伟、蔡 防2002 ;李哲敏、李干琼2004 ),探讨各要素对居民营养素摄入量的影响,没有能够结合深入探 讨各因素对营养摄入结构安排的影响;从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包括参保和保险金额、失业保险、 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新农合等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