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完美WORD文档DOC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值得下载!
三 待贾而沽名师导航
内容感知
孔子的一生,历尽崎岖坎坷。他曾经度过卑贱贫苦的少年,直到青年时期仍不被贵族统治者接受。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内乱,孔子离鲁至齐。在齐国难以遂志,后又不得不回到鲁国。鲁定公九年(前501)阳货被逐,孔子才得到任用,做了中都宰,是年已五十一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五十五岁。先至卫国,始受礼遇,后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六十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直到鲁哀公十一年(前484)才得以归鲁,时年六十八岁。
不论处在顺境,还是处在困厄之中,孔子始终保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坚信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坚信“天命”在己,对社会始终抱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始终不肯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基础梳理
一、重要字词
1.字音字形
桓魋(tuí) 木铎(duó) 韫椟(yùn) 涅而不缁(zī) 匏瓜(páo) 笃信(dǔ) 豚(tún) 好从事而亟失时(qì)
2.通假字
公山弗扰以费畔(通“叛”,反叛、发动叛乱)
子路不说(通“悦”,高兴)
天下有道则见(通“现”,显现,这里指出仕)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通“智”,聪明)
归孔子豚(通“馈”,赠)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通“伺”,伺察)
遇诸塗(通“途”,道路)
3.重要词语
子畏于匡(拘囚)
文不在兹乎(代词,这、这里)
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参与,介入)
匡人其如予何(如……何:对……怎么样)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果)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忧虑,担心)
笃信好学(深,甚)
守死善道(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善,完善)
无道则隐(隐居不出)
好从事而亟失时(参与。亟:屡次)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等待)
4.一词多义
5.成语积累
善贾而沽:等好的价出卖。也用来比喻怀才未遇,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或得到高职位才出来做官。
道不同,不相为谋: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二、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我待贾者也
2.宾语前置
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3.介宾短语后置
子畏于匡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有美玉于斯
4.被动句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三、《论语》名句识记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句段剖析
1.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剖析: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2.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剖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力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孔子来到之后便急切地要去拜见;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在此,通过仪封人的赞赏,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孔子在当时的影响之大。
3.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剖析:“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这反映了孔子积极参与社会,强烈求仕的心理。
4.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剖析: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5.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剖析: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6(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6(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5(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7(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7(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8(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8(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9(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9(湘教版选修6).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地理课后知能检测 10(湘教版选修5).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高山仰止》.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诲人不倦》.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敬鬼神而远之》.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君子之风》.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求诸己》.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仁者爱人》.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为政以德》.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学以致其道》.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沂水春风》.doc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学案:论语《知其不可而为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