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在俄罗斯.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i9 冰 心 在 俄 罗 斯 扎哈洛娃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 ,俄罗斯 莫斯科 l16044) 摘要:中国著名作家冰心女士与俄罗斯有一定的渊源。她 1958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了苏联, 参加了亚非国家作家的会议,作了报告。关于苏联人的生活她写了几篇散文。俄罗斯几位汉学家在研究 中国 文学的专著和文章中涉及冰心的创作和著作。她的短篇小说受到俄罗斯读者的欢迎。 关键词:冰心;俄罗斯;俄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 (2013)05-0119—04 中国作家冰心女士与俄罗斯有着一定的渊源,她曾经访 问过前苏联。在现在的俄罗斯,也有一些 学者从事冰心文学作品的研究。本文将就冰心与俄罗斯文学界的渊源及研究情况做以介绍和探讨。 冰心与俄罗斯 谢冰心女士在 1958年访问苏联时跟我国作家见了面,讨论了些儿童文学的迫切问题。当时,一 位年轻的汉学家当她的翻译,几年后这位翻译家成为了俄罗斯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专家,他就是谢曼诺 夫博士,在给莫斯科大学亚非国家语言学院的学生讲课的时候他就介绍了冰心的作品。他对有关冰心的 回忆很多,他的学生们也很想多了解冰心本人和她的作品,可是 1960--1970年代在苏联差不多没有她 作品的翻译,连她所写的关于访问我国的散文至今都没翻译成俄文,尽管这篇散文是值得翻译的。 冰心在访问苏联之前对苏联人民的生活就很感兴趣。她早在 1953年在苏联 《新闻》报纸双周刊 上看到关于莫斯科人的材料。1953年夏天冰心发表了 《莫斯科的丁香和北京的菊花》一文,描写了 莫斯科的园艺爱好者——利 ·科列斯尼科夫和他做的让她奇怪的一件事儿。这位老人在莫斯科有一个 丁香花园,在他木屋的四围,栽种了形形色色的丁香花树。冰心写的散文非常活泼,好像她亲 自认识 了这位莫斯科人。她写: “科列斯尼科夫,不是一个植物学者,而是一个汽车工人,他以种花为他业 余的最 理‘想的休息方式’。”① 冰心女士只有一次参观过我国,即1958年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成员访问了苏联。中国作家来莫 斯科以后参观城市和郊区,之前 10月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首都塔什干参加了在那儿举行的亚非国 家作家的会议。会议上冰心女士参加了 “儿童文学的问题”小组的座谈会,作了报告。会议闭幕以 后中国作家代表团参观了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集体农庄、纺织工厂和小学,回祖国后,冰心写了一 篇散文给读者介绍 自己的感想。她写到苏联人民和中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她佩服乌兹别克斯坦 1950 年代所取得的成就。参观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方时她想起,在一千多年以前,亚非两洲之间,有一条文 作者简介:扎哈罗娃,莫斯科国立语言大学副教授,中国文学全博士,研究方向:中国2O世纪文学。 ① 冰心:《莫斯科的丁香和 E京的菊花》, 《北京日报》1953年11月 12日。 120 社会科学战线 ·2013年第 5期 ·俄 罗斯 的中国文学研 究乌 瞰 化交流的纽带,历史上叫做 “丝绸之路”。在她脑袋里出现了一幅画:“我设想在塔什干大路的旁边 , 有儿座山色围绕,浓阴如画的歇马凉亭,不时有头戴白巾、身穿长袍的人们,牵着一串一串的昂头徐 步的骆驼,负载着珠宝、香料、围巾、地毡,在悠扬的铃铎声中,缓缓地从西方走来;对面车尘起 处,又有一簇一簇的人马,拥着几辆大车,里面尽是些绸缎、茶叶、纸张、瓷器,他们在这中途的凉 亭上相遇,合掌作揖,欢然道故。在他们停车、饮马、喝水、吃干粮的时候,一定是笑语纷纷,互相 洵问对方国家和人民的种种情况,表现出无限的友好与关怀。在这凉亭上相遇的,还有许多求学观光 的文人学者,他们谦虚而诚恳地交换着对于对方国家学术哲学的钦慕和重视,渴望在互相学习之下, 能以丰富 、发扬 自己固有的文化——这条 “丝绸之路”,自古 以来,就 已是亚非人 民友好与团结之 路 !”q)11月中国作家代表团回到莫斯科就在红场参加了庆祝伟大十月革命的41周年的仪式活动 . 冰心女士对莫斯科的印象很深,她一见钟情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古老城市的建筑给她留下_厂难忘的印 象 她写: “我正和同伴们在克里姆林宫后面的莫斯科河畔散步。在清新的空气中灿烂温煦的阳光, 照在宫中教堂的金顶上,照在碧绿的河水上,照在两岸整齐高大的建筑物 七,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