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博明万事为子
— — 诸子学在当代开展的思考
吴根友 黄燕强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自 《七略》以降,诸子学就是传统六部或四部知识体系之一部。在近代 中国学科建制的现代化
过程 中,晚清的 《钦定学堂章程》保留了诸子学科,民国的 《大学规程》则以哲学代替子学,致使二千年
之 “诸子学”名亡实丧。文章取刘勰 “博明万事为子”的定义,重新讨论诸子学在当代中国开展的可能性
与诸子学科重建的意义之所在。首先,厘定子、子书与子学的定义,将子书看做明道见志 (或 “观物悟
道”,道即哲学)之书,将子学看作 “内圣外王”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论述传统子学的现代化及
其与西方文化之融通的潜能与可能。再次,介绍子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最后指出,要发扬国学之经典,
亦有赖于诸子学的恢复与重建,而在 国学门下建立诸子学科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诸子学 (科);国学门;博明万事;子学的 “两化”
中图分类号:Bl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 (2013)07-0046-08
我国传统学问体系分经、史、子、集四部,此 自 《隋书 ·经籍志》以降的目录书皆然。晚清颁
布的 《钦定学堂章程》 (“壬寅学制”,1902年),仿照近代 日本学制而分七大学科,并参考古代知识
分类的范式,将四部之学厘定为独立学科,其中经学、史学、子学和词章学 (不尽等于集学)隶属
文学科。这里,经学与史 、子、集之学同侪 ,体现了放弃尊经而崇尚平等的学术精神。随后,文化界
大倡 “六经皆史”说和 “子学即哲学”说;至民国建立,废经之说又盛。1913年,教育部公布的
《大学规程》,也分七大学科,其中哲学、史学、文学隶属文科。①这里,经学已被明令取消,子学
则被统归哲学门。传统的四部之学,除史部名存实存外,经学是名亡实亡,子学是名亡实分 (分
裂),集部也是名亡实分 。
这两份章程都是中西合璧之作,乃借鉴西方知识分类的抽象逻辑而作为学科分类的准绳,以达到
学科建制的现代化。我们且不分轩轾,而可注意者,在追求学问分类的现代性的同时, 《章程》更注
重与传统的接合,保留了传统的四部之学; 《规程》则因应时代的文化精神与西化语境,对四部之学
或清除,或用现代学科而加以整合。如今,我们要接合传统,建立国学研究院,恢复四部之学;那
么,从知识论而言,经学的范围是十三部经书,其本质是古代儒者的内圣外王之道,且其作为独立之
学科 已行之两千年,故 以经学为国学门之一科,在理论的论证上是相对容易的。② 关于集部之学,如
陈文新提示的,相比较传统的集部研究,古代文学学科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显得狭隘,在治学方式上
作者简介: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国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明清哲学与中国哲学;黄燕强,武汉
大学圈学学院博士生,专业方向:中国哲学。
① 参见左1i河: 《大学学科设置及院系体制》,载 《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年,第243—259页、
② 参见彭林: 《论经学的性质、学科地位与学术特点》、严正: 《论儒学、经学 与经典诠释研究》、林庆彰: 《研究民国时期经学
的检索困难及应对之道》,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 1期
博 明万事 为子
则造成了古文论的缺席,此二者乃影响了今人对古代文学精髓的把握,故集部的建立也是必要的。①
至于子学,在其被哲学门替代百年之后,我们重新思考其学科价值及其在当代的开展,相信也是颇有
意义的。
一 、 子、子书与子学
关于 “子”的名实,在古代是美称和尊称,弟子以此称其师,又以此题其学派之书 日 “某子”,
以推本其学之所 自出,即为子书,如 《墨子》、 《庄子》。周秦先哲一律称子,汉代人则少有称子者,
(或改称 “氏”。)如桓谭、王充、王符等,但只要其学能独立 自得而 自名一家者即为子学,其人也属
诸子,其书也是子书。子和子书不是周秦诸子的私名,而是古今诸子之类名,故后世非惟不妨称子,
其书当然也要归入子部。苟勖 《中经新簿》有 “古诸子家”和 “近世子家”之分,王俭 《七志》有
“今古诸子”之 目,都不把子、子书和子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遁园吟社”与《遁园杂俎》.pdf
- “高级检索方法”在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中地位及作用研究.pdf
- “工作贫困”简论与中国式反思.pdf
- “吉林三杰”诗歌研究初探.pdf
- “九型人格”视阈下的人格假设对工作绩效的预测力分析.pdf
- “蜱虫效应”在用工荒中的研究与应用.pdf
- “趣味”与“情趣”:梁启超朱光潜人生美学精神比较.pdf
- “十一五”期间本科院校图书馆科学研究能力与影响力研究——基于CSSCI的调查与分析.pdf
- “以评促建”推动科技查新工作的新发展.pdf
- “营改增”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策略.pdf
- 藏族诗性智慧跨文化传播的新拓展——《藏族格言诗英译》评介.pdf
- 差错信息视角下的差错管理文化研究.pdf
- 敞开追思伟大文学家曹雪芹的窗口——再读敦诚、敦敏诗札记.pdf
- 成中英先生的新新儒学及其本体世界.pdf
- 城市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巴塞尔协议Ⅲ.pdf
- 城市社区商业协同规划研究——以连云港市新浦区城市社区商业发展为例.pdf
- 城市主流媒体为农民工市民化服务的信息策略研究——基于《广州日报》近三年来的新闻报道分析.pdf
- 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文化的定位与转型.pdf
- 创业警觉性、识创造性思维与创业机会别关系研究.pdf
- 从“教育”到“信任”:风险沟通的知识社会学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