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4
哲学的政治转向
程志敏
(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学院,重庆 401120)
摘要:人的天性渴望求知,哲学作为神圣的知识和至高无上的快乐而取代 “爱智慧”之本分,成为人
类追求的最高理想,西方思想因而也不断地哲学化,其始作俑者就是亚里士多德:他抽空了智慧的生活内
涵,赋予方法论以极高地位,极力抬高理性的作用。他打开的潘多拉魔瓶影响深远,堪称 当今各种危机的
渊薮。认识到哲学化危害的哲学家试图靠终结哲学来解决问题,间接证明了哲学的政治转向之必要性,而
在哲学化整体进程中,西方已经有过三次大规模的 “第.U-次起航”,最著名的便是苏格拉底的政治哲学转
向。中世纪伊斯兰哲人阿尔法拉比赓续大统,模范昭明,有以教我。总之,哲学的政治转向不是要终结哲
学,而是要摆正哲学的位置,防止哲学固化成一门狭隘的学问,保持敞开与活泼,才能让哲学葆有鲜活的
生命力,才能存在并融入我们的生活之 中,因为哲学本质上是属于人并为了人的政治哲学。
关键词:哲学化;政治化;第二次起航
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 (2013)03—0054—07
最近一百多年波澜壮阔的思想历程引人深思,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宽广的平台,以此反思整
个西方思想史的脉络和走向:往者可鉴,来者可追。从根本上说,人类思想的不断深入逐渐演变为越
来越玄奥的概念分析和越来越精巧的技术演算,也就逐渐脱离了思想的本旨,我们把这种必然的过程
称为 “哲学化”的过程。但在这个主流中,一直都有相反的声音,试图延缓哲学化的速度,甚至试
图扭转思想发展的方向。
哲学化的进程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所有人天性就渴望求知,①而知识的最高点乃是远离经验的哲学,因为哲
学才是 “真理的知识”(epist6mfitsalotheias),②才是为了知识而知识的知识。才是思想对思想的思
想,才算得上 “智慧”。③ 于是, “哲学”就成了人类思想中的 “黑洞”,最高妙的灵魂都被吸纳到哲
学中,以至于一般人很难在现实中看到他们。即便能够看到他们,大概都只会看到他们因深刻而产生
的无知所导致的失足:习惯于智慧强光的他们已无法适应生活的阴凉。
哲学让人沉醉,因为 “思辨的快乐”才是 “神圣”、“最快乐”和 “至高无上”的。④ 起源于惊
讶的哲学 (《形而上学》982b12—13)因其纯洁和经久而有了让人惊讶的快乐,而且拥有知识的人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项 目 (09YJA8200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 目 (10BZX052);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
项 目。
作者简介:程志敏,西南政法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洪堡学者,哲学博士,研究方向:西方哲学。
①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②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9页。
③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 ,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0页。
④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7卷,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78—279页。
哲学 的政 治转 向 55
(toiseidosi)比那些追求知识的人一生过得更快乐。① 换言之,哲学之为最大快乐的源泉,已不再是
对 “智慧的热爱或追求”,而在于对 “智慧的拥有”。哲学就等于智慧,于是追逐玄之又玄的众妙之
门,就成了人类的最高理想。 “理想国”既不是 “上帝之城”,也不是地上的 “大西岛”,而是 “哲
人之城”。
自从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哲学诞生之后,人类思想就一直不断地沿着 “哲学化”的方向前进,
直到再也看不到这条路的起点和初衷——甚至彻底遗忘了 “回头”的必然性。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
哲学已经与生活无关,智慧也与一般人的安身立命毫无瓜葛了。这是一条单行道,且不说它是不是一
条不归路。亚里士多德说得好,这条路是人性决定了的:人类总会不断 “哲学”下去。难怪西方思
想史、精神史和文明史,归根结底无非就是哲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