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22015教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最新修订期末考核选题最新修订版.docVIP

20132014-22015教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最新修订期末考核选题最新修订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22015教学课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最新修订期末考核选题最新修订版.doc

2013/2014-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二》期末考核选题 供2013(三专)各班用(开卷) 第1题:请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和现实展开思考并以《我对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再思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论文。 故事一:20世纪90年代初,张艺谋拍了一部电影叫《秋菊打官司》。讲的是在中国西北一个小山村发生的一件小事。一个普通的家庭妇女秋菊,为一些并不很紧要的事,秋菊的丈夫与村长发生了争执,她丈夫骂村长断子绝孙(村长的确只有四个女儿)。这种话在中国的社会背景尤其农村是非常伤人的。被村长一怒之下踢中了下身,整日躺在床上干不了活。 秋菊为此非常愤怒。由于这种纠纷在中国农村并不少见,而且伤害也不重,因此乡间的司法助理员没有给予这位村长正式的处罚,而是试图调解,这种调解不能令秋菊满意,于是,她到了县城、省城讨说法,最后在一位律师的帮助下,上级派了公安人员调查,认为村长对秋菊丈夫构成了轻伤害,应当受到治安处罚。最后,村长被抓了起来,判处了15天行政拘留。除夕之夜,秋菊难产。在村长和村民的帮助下,连夜踏雪冒寒送秋菊上医院。秋菊顺利地产下了一个男婴,秋菊与家人对村长感激万分,官司也不再提了。 可当秋菊家庆贺孩子满月时,传来市法院的判决,村长被拘留。望着远处警车扬起的烟尘,秋菊感到深深的茫然和失落。对于这场纠纷所作的法律处理,最终让秋菊陷入了一个道德的困境。 故事二:苏格拉底之死。苏格拉底在行刑前三天,朋友告诉他已经为他做好一切逃狱的准备。然而,苏格拉底回答:不要考虑你的子女、生命或其他东西胜过考虑什么是公正。法律是公正的基础和保证。逃狱行动实质上表明你不承认法律的效力,实质上“在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摧毁法律和整个国家。”尽管国家和法律是错判的,也不能违抗。因为“人在任何处境下都一定不能作恶…..即使受到恶待也一定不能作恶。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活得高尚、活得正当。”为此苏格拉底拒绝逃狱,在苏格拉底眼里,作为国家的法律,所有人就应该承认其正当性,服从它的管辖,哪怕它是违背道德标准的,当法律与道德冲突的时候,法律是第一位的。 故事三:二战时候的纽伦堡审判,关于道德与法律,得出了相反的结论。纽伦堡审判从1945—1949年经历了12次审判,战争罪犯100多名。在法庭上,很多罪犯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当时德国的法律让他们这样做的,以此作为抗辩的理由。他们认为,如果认为谁有罪,也是法律有罪,国家有罪,他们无罪。因为作为国家的公民只能服从法律。面对这样的抗辩,纽伦堡军事法庭认为,这些违反良心、违反正义的法律不是法律,不得执行,如果执行,执行者将成为罪犯。这与苏格拉底之死的结论相反:恶法非法。 以上的案例,从秋菊的困惑到苏格拉底之死和纽伦堡审判,我们发现,法律与道德并不能保持永恒的统一。比如同样是杀人,在法律那里都是故意杀人罪,最终都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是父亲大义灭亲毒死了一个在村里无恶不作的逆子,相信在道德的层面,父亲不仅仅是无罪的,而且还是道德的典范。法律评价和道德评价相异。 第2题:请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爱情的本质和恋爱中的道德规范,谈谈你对恋爱和练爱的看法,题目自拟,不少于1500字。 有人说:大学里不谈一场恋爱是不完整的大学校园这样一个自由至上的象牙塔里爱情就像吸引人的童话故事,每天都会在我们身边上演着一幕幕饱含悲欢离合的情景剧大家接近以后就电,喜欢以后就追,腻了以后就飞为了“恋爱”而“练爱”没有仔细体味爱的内涵与责任,却急于品尝爱的禁果。“海誓山盟,天荒地老”的恋爱宣言已经远去,“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速食爱情遍地开花现代的校园爱情被涂抹了太多颜料,流光溢彩,绚丽夺目,千疮百孔,面目全非。2009年底,成都的唐福珍为了抗拒强制拆迁,不惜采用自焚的方式。……人们开始反思这一连串非常事件:这些人为什么选择身体维权的方式?制度维权为什么失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身体维权愈演愈烈的社会悲剧? 第5题:请根据下列案例,结合我国实际,围绕良法之治,自拟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一厘米主权——关乎最高良知原则的著名判例德国柏林墙倒塌的前两年,守墙卫兵因格·亨里奇射杀一位企图翻墙逃向的青年克利斯在1992年2月因格·亨里奇受到了审判。亨里奇和律师都辩称卫兵的行为仅仅是执行命令,别无选择,罪不在己。然而,法官西奥多·赛德尔:“作为警察,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把枪口抬高一厘米的主权,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尊重生命,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原则。”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被判处三年半徒刑,且不予假释。亨里奇案成了关乎“最高良知原则”的著名判例“抬高一厘米”的主权成了人类面对恶

文档评论(0)

我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