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爱遗千古追思仰高风——深切缅怀裘法祖院士、王立忠副主编、张文编委.pdf
第22卷第3期 中国医学伦理学 Vo1.22No.3
2009年6月 ChineseMedicalEthics Jun.2009
· 缅怀与追思 ·
大爱遗千古 追思仰高风
— — 深切缅怀裘法祖院士、王立忠副主编、张文编委
李恩昌,彭 松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中国医学伦理学》编辑部,陕西 西安 710061)
犹如我们伟大的祖国在2008年经历了大悲大喜一样 ,我刊在这一年的经历也可以用 “大喜大悲”来形容。上
半年,我们尊敬的师长裘法祖院士、王立忠副主编、张文编委相继辞世,医学界和本刊顿失三位大师宦匠,一时犹
如广厦断其立柱,编辑部全体同仁无不悲痛万分,同声哀悼,闻者无不为之垂首痛惜。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在这一年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荣获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并迎来了创刊二
十周年的喜庆时刻。吴孟超院士、夏伟东副总编、钟南山院士、闫剑群副校长、郭照江教授等领导、专家纷纷题词
撰文 ,以示庆贺,成为一时盛事。
伴随着改革开放30周年,我国医学伦理学研究也即将迎来3O周年,《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在2008年第 6
期特别推出了 “纪念医学伦理学研究30周年”的专栏,专栏中刊登了黄钢撰写的 《反思、接纳、融合》等文章……
回首这不平凡的一年,太多的事情让人难以忘怀,尤其是痛失了裘法祖院士、王立忠副主编、张文编委三位前
辈。在他们去世一周年到来之际,追思旧情,更觉高风依在,往昔情愫 ,也竞相涌上心头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
与三位学界前辈大家的友谊会永远留在编辑部全体同仁的心中,并将历久弥新。而先师生前的教诲和鞭策,也已
经成为刊物继续前行最宝贵的财富和激励。
裘法祖院士被誉为中国 “外科之父”,其学识渊博、医术精湛 ,在杏林可谓高山仰止。他高尚的人格修持德润
后学,其 “德不近佛者不可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为医”的行医风范即是一证。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与裘老结
缘于2007年冬天,当时本刊向裘老约稿,他欣然应约并将文章认真修改后寄予本刊,之后又多次电询 ,并逐字逐
句对文稿进行修改校对。裘老那严谨近乎苛刻的治学态度至今令我刊所有员工难以忘怀,并将受益终身,这也成
就了在我刊2008年 1期发表的 《做人做事做学问》一文。文章刊出后 ,被许多报刊杂志转载,广大医务工作人员
竞相传诵 ,感其为人 ,敬其行事。这篇文章不仅是裘老一生 “立德、立功、立言”的生动写照,也成为了对后学进行
医德教育的绝好教材。当惊闻裘老去世后我们不胜悲痛 ,当即以主编王明旭、主任李恩昌和全体同仁之名义向裘
老致丧委员会和亲属发去唁电和挽联以示哀悼。挽联如下:“立功立德 奠基外科 神州有幸逢圣医 做人做事
知足不足 华章不朽感来者”;“做人做事做学问 留冰心一片 灵魂之师 音容存高风 立功立德立真言
育桃李千行 刀法之祖 伟业彪青史”。
王立忠副主编历任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红十字会的多项重要职务,备受业界同仁敬重。王立忠同志在任卫
生部人事司领导期间,热情支持当时的西安医科大学领导创办本刊 ,担任本刊副主编的20年来 ,在许多方面给予
了杂志大力支持,并在医学伦理学学科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至今令杂志受益
匪浅。
张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学家 ,医史哲学家 ,是我国首批从医学本科专业攻读哲学的研究生,在全国同一
领域享有崇高的威望。张文教授博通医哲,著述颇丰,一生言传身教,诲人不倦 ,堪称治学和立人的典范;他桃李
满天下,许多学生已经成为所在研究领域的中坚骨干,继续着先师遗志。张教授曾长期担任 《中国医学伦理学》杂
志的编委,与我刊同仁交流密切,情深意笃,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他经常为杂志献计献策 ,并鼓励本刊同仁甘
于寂寞,奋发有为,为杂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张教授辞世后,本刊同仁当时即书挽联一首,以示痛悼:“桃李
皆碑 仁爱至善 智者仙逝 晚辈痛失 良师 医伦顿缺巨匠 学贯中西 立论百篇 激荡古今 利吾人民安康
启我中华奋强”。
在今年清明时节 ,王明旭 ,李恩昌分别到张文教授家中,向他的遗像献花、悼念,并对张教授夫人张思贞教授
致以问候。故人已乘黄鹤去,他的思想将继续启发后学,曾经的友谊也永远不会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