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步法”解答理解文中概念含义试题 [样题] (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黑箱”是控制论中的概念,意为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的对象。“科技黑箱”的含义与此有所不同,它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使用者如同面对黑箱,不必打开,也不必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例如电脑、手机、摄像机、芯片,以及药品等,可以说,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和最终成果都是科技黑箱。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除此以外,科技黑箱中还整合了大量人文的、社会的知识,并且或多或少渗透了企业文化和理念。这样,在电脑或手机中就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美学,以及对市场的调研和政府的相关政策等知识。 科技黑箱是特殊的传播与共享知识的媒体,具有三大特点。首先,它使得每一个使用者——不仅牛顿,都能直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前进。试想,如果要全世界的电脑使用者都透彻掌握电脑的工作原理,掌握芯片上的电子理论,那需要多少时间?知识正是通过科技黑箱这一途径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共享。如今,计算机天才、黑客的年龄越来越小,神童不断出现,他们未必理解计算机的制作过程就能编写软件、破译密码。每一代新科技黑箱的出现,就为相对“无知识”的年轻一代的崛起与赶超提供了机会。其次,处在相对低端的科技黑箱往往与语境和主体无关,而处于高端的科技黑箱则需满足特定主体在特定场合乃至心理的需要。 人们很少能对一把锤子做什么改进,而使用一个月后的电脑则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个人的印记,这就说明,在认识变得简单易行之时,实践变得复杂和重要。最后,当科技为我们打开一扇又一扇门的时候,我们能拒绝它的诱惑不进去吗?而一旦进去,我们的行为能不受制于房间和走道的形状吗?表面上是使用者在支配科技黑箱,然而科技黑箱却正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对使用者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就是说使用者被生产方对象化了。 值得注意的是,科技黑箱在使科技知识被使用者广泛共享之时,也往往使这部分知识因共享而贬值甚至被人遗忘。那么还要不要学习集成于科技黑箱中已经贬值的科技知识,例如电磁理论、牛顿力学,甚至四则运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技术所构成的平台还有一个历史维度。时至今日,历史上的很多技术已经失传或过时,但是也有相当多的技术流传至今,例如中国的针灸,以及散落在各古老民族中的特殊技法等科技黑箱都是如此。这提示我们,对于历史上存在过的知识应予宽容。此外,由于使用者不必从头学起即可操作科技黑箱,于是就可能发生对科技黑箱的滥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黑箱无疑会使得双刃剑的哪一刃都变得更为锋利。 (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黑箱,在认识上主体对其内部情况全然不知;而科技黑箱,则至少它的设计者理解和掌握其中所含有的知识。 B.与黑箱不同,科技黑箱的操作是可控的,使用者不必透彻掌握其工作原理,只需按规则操作即可得到预期的结果。 C.科技黑箱是一种特殊的存贮知识、运行知识的设施或过程,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科学知识进行了修正。 D.几乎技术的全部中间成果和最终成果,如电脑、手机,都集成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知识,可以说,是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 C [学生答案1] A [失分原因] 学生1没有能从文中找到信息点,对A项的前半句在第1段找准了信息源,但后半句需要从文中加以归纳,因此,出现误差。 学生2从第1段中找到了前半句,但对“科技造就了科技黑箱”持怀疑态度,因此答错。 [学生答案2] D 1.前后联系,即根据文章的整体性原则,将上下文联系在一起,从文章的主旨出发,与表达目的和表达技巧等联系起来,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含义。比如在原文第一段第四句话“在科技黑箱的生产过程中,科学知识是基础,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则对科学知识进行选择”,原文中“选择”是作者用的一个关键词,而备选项为“修正”,显而易见,不符合文意。 2.表里参验,即根据由表及里的原则,从概念的语表含义进而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意图,抽象出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含义。原文中作者先指出“黑箱”,然后说明“科技黑箱”与“黑箱”的不同。阅读时,要注重层层深入地理解。 3.以文解文,即根据构成文章的诸因素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阐释的特点,进行同义互解、连义互解、主宾互解,或作以实证虚、以虚证实乃至以虚代实的处理。 B 2014年新课标《考试说明》对这部分的要求是: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在论述类文本中,理解概念在文中的含义和重要语句的含意,是读懂这类文本的关键,因而也是考查的重点。“重要概念”是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E5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综合.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F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F2反应热的计算与重要的反应热.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F3原电池原理.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K1有机结构认识.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K2脂肪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K3苯芳香烃.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L2乙醇醇类.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L3苯酚.doc
- 2015届高考化学专题训练:L4乙醛醛类.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一《筛选文中的信息》.ppt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doc
- 201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同步训练:《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doc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2专题二(二)《鉴赏诗歌的语言》.ppt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2专题二(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ppt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2专题二(四)《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ppt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2专题二(一)《鉴赏诗歌的形象》.ppt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4专题二(二)《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ppt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4专题二(一)《新闻类的文体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ppt
- 2015届高考语文(苏教版)二轮复习课件:板块4专题三(二)《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