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医学模式与疾病谱不相对应的原因探析.doc
从我国疾病谱现状反思现代医学模式之推行
伍 碧,刘俊荣△
△通讯作者:刘俊荣
(广州医学院卫生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182)
摘要: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疾病谱的改变而提出了现代医学模式,其初衷是改变疾病谱以慢性病为主的现状,但从中国疾病谱的现状来看,现代医学模式提出三十多年来一直推行不力。探索其影响因素可能包括国家政策、医生的观念、高等院校的教育、人群的观念等。而现代医学模式推行不力的直接结果是疾病谱中与社会心理相关的慢性疾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因此,想要逐渐改变疾病谱的现状,必须从以上的原因出发,积极推行现代医学模式的理念,使现代医学模式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关键字:疾病谱;现代医学模式
Reflections from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odern medical model of disease spectrum of implementation. /Wu Bi.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Health Management,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P. R. China.510182.
Abstract Objective: Seventies of last century due to changes in disease spectrum made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its original purpose was to change the main chronic disease spectrum to the status quo. Howev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disease spectrum,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put forward thirty years has been pursuing ineffective,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factors may include national policy, the doctors idea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concept of other people.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is a direct result of poor implementation of disease spectrum associated with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hronic diseases, high mortality rates. So, the way to gradually change the disease spectrum of the status quo is proceed from the above reasons,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ncept of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so that makes the modern medical model to play its due effect.
Keywords: Disease spectrum; Modern medical model
20世纪,疾病谱发生了变化,急性感染致死的人数减少,而与人们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病如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致死致残人数明显增加。生物医学模式对急性感染疾病的治疗有效,但对慢性病的应用收效不大,疾病负担日渐增重,饱受慢性病折磨的人数日渐增加。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只注重疾病治疗而忽视健康促进与疾病预防、只强调医师权威而忽视患者感受的生物医学模式。1971年,澳大利亚生理学医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伯纳特(Burnet)大胆预言,生物学研究在未来并不能给医学带来多大利益,即使有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这个预言警示人们单纯靠生物学研究及其生物医学模式已经不能为大众健康保驾护航;1977年美国精神病学家恩格尔(G. L. Engel)在《科学》杂志上撰文首次明确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超越了生物医学模式对病因唯生物学化的局限,既重视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及对健康行为的干预,让人积极地去追求与维持健康而不是被动地等待治疗,这是生物医学模式的扬弃与发展[1]。现代医学模式的提出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强调关心病人,关注社会,注重技术与服务的共同提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传统医学有趋于一致之处。
1.疾病谱现状及其启示
50年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docx VIP
- 衡水体英文字母字帖.pdf VIP
- 聚酰亚胺 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材料.pdf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重大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docx
- 迎春杯历年试题全集(上).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7章 钢结构加固.ppt VIP
- PW5300_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课程-第8章 建筑结构的改造.ppt VIP
- 重大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 VIP
- 多因子选股系列研究之十八:成交量激增与骤降时刻的对称性与“一视同仁”因子构建.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