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超高接头质量提升的工艺探讨
学员姓名:
单 位:
职 务:
所学专业:
指导教师:
2014年11月19日
超高接头质量提升的工艺探讨(压型)
当今电弧炉大容量、超高功率化的发展给石墨电极制造业带来深远影响。现代大型超高功率交流和直流电炉中普遍使用大规格电极,使得连接部位在拧紧时由扭矩产生的初始应力和电极自重负荷增加产生的拉伸应力加大,加之超高功率作业的大电流负载产生的内热效应和外部交换产生的热应力迅速增加,对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接头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实践证明电极折断点一般都在电极接头连接部位。原料、配料、混捏、压型工序是保证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产品内在质量的重要工序,因电极接头使用性能的特殊性更需对其进行严格控制。压型工艺流程温度控制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使用高温改质沥青生产Φ388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并加入碳纤维丝的工艺过程的阐述,总结分析了电极接头压型工艺的内在质量控制措施,认识到影响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是生坯制品的内部结构和产品的理化指标。本人期望能在实践工作中总结经验为公司接头生产贡献一份力量。
一、导论
1、问题的提出
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产品是公司重要的生产控制环节,现阶段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本体在本公司生产状态比较稳定,各项技术指标趋于良好。但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产品生产质量还存在一定问题,仍需进一步提高,以达到用户满意。
2、本论文相关内容目前的研究动态综述
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在炼钢中会出现纵裂、横裂、掉块、折断等现象,特别是接头经常出现折断的问题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压型生产工艺控制过程的简述,为进一步解决大规格超高接头在用户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3、论文的创新点及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使用高温改质沥青生产Φ388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并加入碳纤维丝的方法,以及针对高温改质沥青的特性对压型工序各项工艺参数进行调整,进而改善压型生坯制品的内部结构和产品的理化指标。
4、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本文通过对使用高温改质沥青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并加入碳纤维丝的压型工序生产工艺控制过程的简述,及对后工序产品质量指标的跟踪情况的介绍,为提高大规格超高功率接头质量的生产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生产工艺控制,以保证接头产品内部结构的均质性。
二、使用高温改质沥青生产超高功率石墨电极接头并加入碳纤维丝的压型工序生产工艺控制过程:
1、使用原料:水岛M级针焦 0-2 80%
针焦基焙烧碎(磨粉) 0-0.5 20%
2、原料指标:
(1)水岛M级针焦
A
% V
% W
% Dtg/cm3 ρμΩm S % 备注
0.05 0.25 0.1 2.14 506 (2)针焦基焙烧碎
A
% V
% W
% Dtg/cm3 ρμΩm S % 备注
0.24 0.71 0.2 2.05 571 0.26 0.94 0.1 2.06 480 (3)、沥青溶化:沥青水分、软化点取样、沥青粘度 如下表所示:
使用槽号 水份 软化点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4# 0.20 99.7 12200 573 2# 0.18 102.5 13600 600
3、配方要求:
1)、水岛M级针焦 0-2mm 80%
针焦基焙烧碎(磨粉) 0-0.5mm 20%
石家庄高温改质沥青 23.5±1%
2)、球磨粉纯度 78±2%
3)、粒度组成:
mm +2 -2+1 -1+0.5 -0.15 -0.075
% 2 16±2 16±2 56±3 46±3
4、工作配方:
2-1mm 18% 1-0.5mm 9%
0.5-0mm 16% 针焦粉子 25%
针焦细粉子 3% 针焦基焙烧碎粉子 25%
5、石墨化糊指标:
试样名称 A% V% W% 石墨化糊 0.29 11.86 0.07 石墨化糊 0.30 11.68 0.08 6、高温改质沥青的使用:
中温改制沥青与高温改制沥青有着很大区别,由于高温改质沥青的软化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MBR-RO组合工艺在印染废水回用应用.doc
- MBR处理生活污水研究.ppt
- MC_基于客户信用评价模型营销管理系统.pdf
- MCS-51系列单片机结构和原理.ppt
- Measurement Accuracy 关于测量准确度讨论.pdf
-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urethane Coated Knitted Fabrics 上涂层针织物力学性能.ppt
- miRNAs作为癌症预测和预后标志物巨大潜能.pdf
- MnCr2O4纳米八面体在催化奥氏体不锈钢点蚀过程中鉴别(外文翻译文).doc
- MSOP-00-31%20机械设备配件管理程序.pdf
- My SQL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第11章 MySQL备份与恢复.ppt
- 超高模板支架极限承载能力的研究.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_串联质谱测定动物_省略_食品和尿液中4种_受体激动剂残留_王凤美1.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_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牛奶中19种_内酰胺类抗生素.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_质谱法测定猪肉中9种_受体激动剂残留量_曾绍东.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分析鸭蛋黄中苏丹红Ⅰ~Ⅳ.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快速测定白酒中痕量甜味剂方法的研究.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25986.pdf
- 超高效液相色谱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ppt
-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产品中喹乙醇代谢物残留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