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石林县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pdf

云南石林县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南石林县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pdf

管理学家 2014.07 云南石林县喀斯特地区农业 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晓琳 杨亚云 /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摘 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 , 但对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较少。本文选择云南石林 县喀斯特地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结合喀斯特地区优劣条件,对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 适应,农业规模化发展面临困难。 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 二是环境政策和产品质量高要求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矛盾。 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 现阶段,城乡居民对环境和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喀斯特 石林地处云南省高原之滇东喀斯特南部,,境内地貌类型主要 地区处于工业快速发展阶段,与环境的矛盾较为突出;大气、水资 有高原丘陵、低山、洼地、盆地、石丘、石林、石芽原野、峰丛和 源的污染,致使农产品质量受到影响。协调好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 溶洞、湖泊、河谷。按山地、丘陵和坝区(盆地和洼地)、河谷划分, 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其结构比是:山地 69%,丘陵 15.2%,坝区 14.7%,河谷 1.1%。石林、 三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与农产品非特色化的矛盾。核心竞 石芽主要出露在盆地、洼地、河谷附近和高原面上。石林以喀斯特 争力是农业良性持续发展的源泉。喀斯特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人多 景观为主,是世界惟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 地少,基础设施滞后,资金短缺,发展动力不足。科技水平低,抗 石林形成于 2.7 亿年前,有众多的喀斯特地貌类型,如马来西亚的石 灾能力差,比较优势难以发挥。目前产业结构是以农业、种植业占 林、非洲的石林等;在相差不到 500 米的高差上有着最丰富的类型: 主导地位的低层次结构,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农产品。 石牙、瀑布、地下河等,错落有致。 二、石林县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一、石林县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石林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结合外部环 (一)石林喀斯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境和内部条件,喀斯特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可归纳为: 1、内部条件的优势 围绕一个中心、夯实两个基础、突出三个重点、开发四种资源、建 (1)众多资源丰富,适合多种农业发展。西南喀斯特地区地形 设五大基地和采用六项措施的“36 字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农业 复杂、气候多样,导致农业立地条件复杂而多样,丰富多样的资源、 发展的可持续性。夯实两个基础:农业多功能系统和人力资本。突 气候、立地条件可以发展特色高原农业、盆地农业等。 出三个重点:生态环境建设、资源合理利用和基础设施条件。开发 (2)污染少,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喀斯特地区二三产业欠 四种资源:生物资源、水热资源、非耕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五 发达,经济落后,农村居民生活贫困,对农业的投入水平低;化学 大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旅游农业生产经营基地、绿色有机 要素投入较少,污染较轻。地域辽阔,大气环境、水环境等状况优 农产品生产基地、地道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采用六 于东部及中部地区。这为区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无公害特色农业 项措施:加强统筹发展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小流域综 和有机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合治理、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推进小城镇发展和建立健全“七 2、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