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时空特征研究--基于序列DEA的非参数测度框架.pdf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时空特征研究--基于序列DEA的非参数测度框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时空特征研究--基于序列DEA的非参数测度框架.pdf

湖北社会科学 年第 期 2014 2 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时空特征研究 ———基于序列DEA的非参数测度框架 周志专 (武汉大学,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农业 — 年 个省市区的投入产出数据,对全要素生产率 1999 2012 31 ( )的时空特征进行全面考察后发现,在时间趋势特征方面,样本期内中国农业 年均增长 TFP TFP 4% ,其主导因素是技术进步提高而不是技术效率改善;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的增长方向相反,即 前者呈下降趋势,后者呈上升趋势。在空间特征方面,东部地区在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增长 TFP 方面都要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且三大区域在 、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增长方面都存在趋同 TFP 现象;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下降造成的东中西部技术效率增长乏力的态势正在趋于改 善。 关键词:农业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序列DEA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F32 A 1003-8477 2014 02-0078-07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andRao(2003)对1980—200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9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 个国家的农业TFP的测算。[2](p1)同时,也有研究运用 目的巨大成就。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3》公布的数 DEA将农业TFP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动。 据,粮食、棉花、油料、猪牛羊肉、水产品、牛奶等主 李谷成(2009)运用DEA-Malmquist生产率指 要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由1978年的319公斤、2.3 数法对转型期中国农业TFP增长的时间演变和省 公斤、5.5公斤、9.1公斤、4.9公斤、1.2公斤(1980 区空间分布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农业TFP增 年)上升到2012年的437公斤、5.1公斤、25.4公 长较为显著,各省区之间的TFP增长差异较大,并 斤、47.4公斤、43.7公斤、27.7公斤,分别增长了 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TFP增长主要归因 37%、120%、363%、424%、793%、2210%。这些高增 于农业前沿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状况改善的贡献很 长是由要素投入驱动还是由技术进步、效率改善驱 有限。[3](p60)周端明(2009)的研究结果表明,1978— 动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中国农业生产率的早期 2005年,中国农业TFP保持了快速和健康的增长, 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计量模型和方法,如索罗 年均增长率3.3%,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长1.7%。[4] 残值法。但这一方法需假定所有的决策单元完全有 (p70)韩中(2013)运用相同方法测算了1978—2008年 效率,因此一些学者开始考虑应用无效率的随机前 间中国农业TFP的时序演进和空间分布,结果表 沿生产函数方法,如Jinetal.(2010)对1985—2004 明,农业TFP年均增长4.3%,其中技术进步年均增 年间23种农产品TFP进行的研究。[1](p191)之后学者 长4.7%,而技术效率年均下降0.4%。东部地区的农 们意识到以上参数方法的局限性,无需设定生产函 业TFP增长率和技术进步增长率明显高于中西部 数形式的非参数DEA方法开始受到青睐,如Coelli 地区。[5](p393) 作者简介:周志专( —),男,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东湖学院高级经济师。 1979

文档评论(0)

叶峰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