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4.12《李清照词二首》(鲁人版选修).pptVIP

2014年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4.12《李清照词二首》(鲁人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李清照晚年杰作。集中刻画南渡以后,作者在国破家亡、颠沛流离处境中的凄凉愁苦心情和饱经离乱的哀伤。 是作者晚年流寓临安时所写,此词通过元宵佳节的今昔对比,真实而细腻地抒发了作者晚年的凄凉孤独之感,含蓄地表达出深沉的故国之思。 主旨归纳 《声声慢》(寻寻觅觅) 《永遇乐》(落日熔金) 《声声慢》中词人通过哪些景物表现情感?请简要分析。 提示 淡酒、晚风——借酒消愁愁更愁,而刺骨的急风更令人意绪凄冷、愁云更浓。 飞雁——丈夫故去,锦书不再,声声雁叫怎么不令人身心欲碎。 黄花——花开花落无人赏,菊花铺地空余景,物是人非,物在人亡,彻骨孤独之情谁能承受! 重点突破 梧桐、细雨——以声衬情,以景传情,是雨滴梧桐,更是愁丝穿心,加以叠词的运用,更添顿挫凄绝之情。 总之,淡酒、晚风、飞雁、黄花、梧桐、细雨,这些景物都蕴含着浓重的感情色彩,渗透着作者的主观感受,创造了冷落、凄清、寂寞的意境。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古道、长亭短亭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考点链接 借景抒情与情景交融 一、借景抒情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使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情景交融也叫寓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即将诗人的主观思想和感情融合在有声有色的景物描写中。 如晚唐温庭筠的《梦江南》,这首写离情愁思之词。“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情景交融,生动含蓄地刻画出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二、情景交融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上片写“酒”“雁”有何用意? 提示 因天气“乍暖还寒”,故词人要借酒驱寒,因又满腹愁情,又想借酒消愁;南来秋雁,更勾起词人的故国之思,词人触景生情更引起心酸的感受,令人难以自制。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描绘了一幅夕阳娇艳、晚云瑰丽的图景,与全词的意境是否吻合? 提示 这是一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面对元宵佳节无限美好的情景,本应纵情欢乐,情理之中的事情却与下面写谢绝那些驾着香车宝马来相邀的酒朋诗侣形成强烈的反差,从而更好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伤感。接下来的一声“人在何处”蕴含了多少欲说还休的悲愤和哀痛啊,身边至亲至爱的人,风云般聚散,自己身在异乡,孤苦无依,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存在的意识也在丧失,此身何处?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描写了怎样的情形?简析“争”字的表达效果。 提示 这几句话写的是词人追忆当年元宵节时,心情欢快、精心打扮的情形,一个“争”字写出了当时女宾满座,莺歌燕舞,搔首弄姿,互相比美的热闹欢快场面。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 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节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念着往昔的元宵节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赏析 内心空虚,想找回那失去的事物,却只觅得满身的冷清还有满心的忧伤凄楚。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赏析 细雨敲打着梧桐,直到黄昏还点点滴滴没有止休。 (3)落日熔金,暮云合璧。 赏析 落日的颜色好像熔化的黄金,傍晚的云像璧玉一样合成一块。 名句赏析 (4)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赏析 在浓浓的烟霭的熏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出哀怨的《梅花落》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凋谢了,这眼前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 (1)大胆使用叠字 前人盛赞本词开头的七组叠字。或谓“以一妇人乃能创意出奇如此”,或谓“真似大珠小珠落玉盘”。其实,这七组叠字的好处在于用叠字的形式来写动作、结果和情绪,使叙事、抒情音乐化,确是创造。也正是在语言上的大胆创新,使本词成为李清照的载誉之作。 1.文本审美 《声声慢》 (2)紧扣词眼,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