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4单元课外自读(鲁人版选修).pptVIP

2014年高二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学案:第4单元课外自读(鲁人版选修).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未”“先”“空”三字在承接比照中,流露出沉痛的感情,越转越深:人生自古谁不老?但逆胡尚未灭,功业尚未成,岁月已无多,这才迫切感到人“先”老之惊心。“一事无成霜鬓侵”,对镜理发,一股悲凉的意绪渗透心头,人生老大矣!然而,即使天假数年,双鬓再青,又岂能实现“攘除奸凶,兴复宋室”的事业?“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云外华山千仞,仍旧无人问”。 (2)悲壮处见沉郁,愤懑却不消沉 陆游的这首词,确实饱含着人生的秋意,但由于词人“身老沧州”的感叹中包含了更多的历史内容,他的阑干老泪中融汇了对祖国炽热的感情,所以,词的情调体现出幽咽而不失开阔深沉的特色,比一般仅仅抒写个人苦闷的作品显得更有力量,更为动人。 (1)想象再现场景,联想展露抱负 上阕词人言自己向来即有陈登那种廓清天下的豪气壮怀,“剪烛”夜看的动作足见词人杀敌建功的迫切愿望和强烈冲动。但愿望总归只是愿望,身子却被“楚云”留住,因此他就只好让自己的想象驰骋:“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这两句一方面热烈祝贺采石之战的胜利,另一方面又夸张地想象采石之战的雄伟场面。 《水调歌头》(雪洗虏尘静) 下阕“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由于采石之战既是一场战胜强敌的大战,又是一场水战,所以词人很自然地会联想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与淝水之战。 (2)喜中有愁,壮中含悲 词作上阕开篇即写大捷消息传来后自己的欢欣与鼓舞。“雪洗虏尘静”就是当时的壮词快语。作者因“闻”此捷报而顿起飞往前线之念,可惜身不由己,不能亲自参战,故下两句即借闻听军号之声而抒其悲壮激烈的情怀:“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写”通“泻”,意为:不知谁在城头吹角,倾泻下来这一片悲壮的从军乐?一个“写”字既写出了鼓角声的雄壮悲凉,同时也写出了自己胸中的沉郁苍凉。 (1)构思多层 全词仅十句,却一层一层地描写了抗金战斗生活的情景——时间上由夜到晓,再说白天;环境方面则由营幕之内到整个军营,再写到沙场之上——展开了一幅幅形象的、境界层层扩大的画面。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2)结构奇变 双调词的传统写法,一般是上阕写景,下阕抒情;或者是上下两阕,文义并列;或者上下两阕,文义相反。这首词完全打破了这种格式。前九句一气贯注,密不可分,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往事消失,回到现实,感情一落千丈,从豪壮激昂跌落为深沉痛苦的悲叹。这就形成了前九句是一段,末句为一段的奇特结构。而前九句的追忆往事,都是为了衬托最后“画龙点睛”的一句。 (3)雄壮风格 上、下两阕共十句,前九句每句咏一事,节奏紧凑,绘声绘色,形象鲜明、生动。最后一句戛然而止,但却余韵缭绕,余味无穷。此句内涵丰富,作者有意地作“壮词”,“壮”正是这首词的风格特色。 (1)曲笔的表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通篇“醉”字总共出现三次。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醉里贪欢,免得老是犯愁。说没功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更有咀嚼不尽之味。 《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2)戏剧性的安排 下阕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 (1)大胆想象,通篇设问 稼轩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在这首词的写法上,辛弃疾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2)用韵自如,句式灵活 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后世评论家尝谓辛词雄放恣肆,横绝古今,于这首《木兰花慢》可见一斑。 (1)立意高远,章法整饬 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自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以后,两国间定为叔侄关系,常怕金以轻启边畔相责,借口又复南犯,不敢做北伐的准备。每年元旦和双方皇帝生辰,还按例互派使节祝贺,以示友好。虽貌似对等,但金使到宋,有若上宾,宋使在金,多受屈辱。故南宋有志之士,对此极为愤感不平。对这种耻辱性的事件,一般是很难写出振奋人心的作品的,但陈亮由于有不熄的政治热情和对诗词创作的独特见解,敏感地从消极的事件中发现有积极意义的因素,开掘词意,深化主题,使作品气势磅礴,豪情满纸。 《水调歌头》(不见南师久) (2)以论入词,形象感人 陈亮在《上孝宗皇帝第一书》中说:“南师之不出,于今几年矣!河洛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