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零距离(二)——往事依稀说横滨.pdfVIP

日本零距离(二)——往事依稀说横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零距离(二)——往事依稀说横滨.pdf

t __ XAINDAIBANZUl现代班组 间多次往来于此,住的地点也不止一处。我怀着莫大的兴趣,穿行在中华街的各条街道,追随先生当年的足迹,寻 觅他 曾经住过的地方与活动场所。追怀先生革命初期所经历的那些云谲波诡的依稀往事。 (2) 1895年,孙中山领导推翻帝制的广州起义遭到失败,被清政府通缉而流亡 日本横滨。在横滨,他得到了众多 爱国华侨的接济与掩护,但仍然逃不脱日本当局的监视。据近年 日本官方公布的档案得知,孙中山于 1898年8 月先住山下町 13O号,后来迁至 121号华侨温炳臣新居。温 氏是广东香山人 ,与孙 中山同乡,全家人为掩护孙中 山做过很多工作,包括送信、购物和搬运物资等。我在一位老侨民的指点下找到了“山下町 121号”,现在是一家 商铺的所在。据说当年温家的老房子没有被保存下来,现在看到的已不是当年温宅的原貌了,但街道、地形没有 太大变化,房屋的门牌号也一直没变。我在 门前伫立,浮想孙中山当年在这里躲避清政府 “缉拿黑手”的情景,才 真正领悟 了他在革命胜利后 ,曾不无感慨地赞誉 “华侨为革命之母”的深切含义了。 我循着门牌号依序查找。“山下町53号”赫然进入视野。1O0多年前。这里曾是 “文经商店”旧址,店主人是 著名爱国侨商冯镜如。1895年。他在这里热情接待了孙中山。孙中山原名孙文,此次逃亡 日本化名中山樵。从此 有了孙中山的名字。孙中山在这里剪下辫子,改换西装 ,以示与满清决裂。在孙的组织下,兴 中会 日本分会在 文“ 经商店”二楼宣告成立,10年后,日本兴中会很多骨干成员随孙 中山一道加入了 “同盟会”。兴 中会是孙 中山在 美国檀香山创立的第一个革命组织,总会设在香港。眼前的 “山下町53号”虽然已是重建的房屋,但毕竞有太 多的历史事件在这同一个空间里发生过,不能不让人顿生感慨 。最初日本兴中会会员不过 20余人 ,志向也并 不完全统一。有一次孙 中山提议为革命筹款 500元,竞遭到一些会员的反对 ,有 的因此不再参加活动了,最后 只有冯镜如等 2人响应。孙中山在革命之初的艰难处境,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3) 孙中山当年在横滨曾亲手创办了一所华侨学校,就是现在的 横“滨中华学院”前身。它与著名的关帝庙比邻, 处在一个繁华的地段。我到访的时间,正值学生放假,校园空寂,一楼教室里有两位女教员带着一群幼儿班的孩 子排练舞蹈。这就是当年孙中山创办的 “中西学校”吗?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上课?碰巧遇见一位和善的校工, 为我揭开了疑窦。 孙中山1895年抵达横滨后,为了“培植建国人才,发扬中华文化”,积极倡导开办华人学校.得到华侨们的 积极响应。该校于 1897年开学。孙中山亲 自提名为 “中西学校”。1923年 日本关东大地震致使校舍倒塌,破坏严 重,在华侨及 日本友人的捐助下得以重建。重建后的学校增加了幼儿教育,成为一所完整的侨校,1969年正式更 名为 “横滨中华学院”。近年。中华文明在世界重新崛起,许多日本人争相把孩子送到这里学习,仅幼儿班就有近 三分之一是日本儿童。于今,孙中山的铜像坐落在校园里,以纪念他为侨民办学的善举。 我敬慕地站在孙中山铜像前凝思,脑子里突然想起一段有关孙先生与这所学校的往事。该校第一任校长叫 徐勤。是当年康有为应孙中山及横滨侨民之请派来的。不久,戊戌变法开始,康有为担心受革命党株连,指令徐要 远离孙中山。有~次孙中山到校巡视,发现会客厅贴着 孙“文到不招待”的字条,十分气愤,与徐勤发生了一场激 烈的争论。据说孙中山此后再也没来过这所学校。 (4) 孙中山在横滨期间与梁启超也有过一段过从。当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搞戊戌变法招致失败,身在横滨的孙 中山委托 日本友人专程回国搭救。梁来到 日本后,曾在横滨创办 清《议报》。继续攻击慈禧。褒誉光绪,传播西学。 《清议报》得到在日华侨很多资助,侨商冯镜如出面担当发行兼编辑人。梁启超亲任主编。 我来到 《清议报》馆当年的旧址 百“三十九番馆”,方知离孙中山所住过的 13O号和 121号房屋都很近 ,可 以 说是举步可至。可惜我今天看到的这座 139号建筑并不是当年 清《议报》馆的遗迹。该报发行到 10O期时,报 馆突遭大火被毁掉了,《清议报》也因此终止了。火灾的起因有多种猜测,最大的嫌疑是慈禧太后为报复该报

文档评论(0)

8号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