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词多义 所谓“一词多义”,就是指一个词既有本义,又有引申义,甚至有几个引申义,还有比喻义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比喻义,也属于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 名词活用作状语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用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作用,在句中充任状语,名词作状语的用法常见的有以下三种类型: 1.表示比喻义。这是指拿用作状语的那个名词的动态来描绘它所修饰的那个动词所表示的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像……一样,像……似的”。 2.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这是把动词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当作状语的那个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来看待,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当作……那样”和“像对待……那样”。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凭借的工具或动作行为使用的方法。 文言文中的名词用作状语是比较常见的文言语法现象,如何判断一个名词是否用作状语呢?结合以上名词作状语的类型分析,我们知道,用作状语的名词它的位置都是置于动词之前的。因此,一般来说,凡是置于动词之前的名词如果不充任句子的主语,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作状语了。 被动句式的表现形式 1.用介词“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 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4.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 5.用介词“被”表被动。 以简驭繁的体例——表 “表”就是表格。用表格的形式,按时间顺序记录大事,提纲挈领地谱列国家、人物、史事,从纵横两方面组织史料,一方面可以了解同一时间下发生的不同事件,另一方面又可以了解一件史事发展的前后过程。此类文章列记事件,使之纲举而目张,以简驭繁,一目了然,便于观览、检索。表是《史记》中的重要体例,《史记》中共有表10篇。 1.主要内容 《六国年表》以秦史为纲,勾连六国 史实,将六国日渐衰微、秦国日益强大的 过程对比排列,一目了然地告诉人们国家 兴衰存亡的根由,让后人从历史中得到启 示。作者在文中对秦朝作出了客观公正的 评价,指出了其暴政的残酷,但也肯定了其顺应潮流统一天下的历史功绩,对当时目光短浅、观点片面的学者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2.结构思路 1.结合《六国年表》的独特之处,分析“表”在《史记》中的作用。 【分析明确】《六国年表》作为“十表”之一,与其他体例的不同之处是:从结构上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序文;二、表文。表文,以时间为经,蝉联而下,形成一条历史发展的纵线;以国别为纬,依次排列,形成一条社会空间的横线。纵横交织,旁行斜上,组成了一个综述战国史实的完整而又简明的表格网络。 表文的存在,弥补了纪传体以写人为主、叙事脉络不足的缺陷,可以横向比较,了解各国同时在发生着什么。 2.如何阅读《六国年表》这类年表? 【分析明确】①往左选择看。例如秦献公十七年至二十三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一国在特定阶段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②由上往下截取看。例如周显王四十三年至四十八年。这样阅读可以了解和掌握各国在同一时期内发生的大小事件。 ③单线看,也就是从头至尾专读一表,如秦表或齐表。这样可以梳理出该国从建立到灭亡的环节和链条。 ④综合看,就是由始至终,由序文到表文通盘阅读。这样可以从宏观上鸟瞰全局,从微观上把握事态,揽战国总体形势于掌上,收七雄风云际会于眼底。在《六国年表·序》中,司马迁简明扼要地勾画出了秦国历史的发展线索,又提纲挈领地揭示了春秋到战国的演变过程和阶段性特点。 ⑤对照看,就是与本纪、世家、列传、书兼观并读,参稽互察。这样会发现司马迁在编写中产生的矛盾现象和史实错误。例如,秦魏彫阴之战是一场大战,秦斩魏军四万五千,《年表》说这次战役发生在魏襄王二年,而《魏世家》记为魏襄王五年,前后相差三年。 1.线索清晰,对比鲜明。 “表”是司马迁创造的将人物、事件按年代排列的一种 表格,前面加上序文,简要介绍一些相关问题,表达自己的 看法观点。这种体例的特点是“于径寸之内犬牙相接”“于 方尺之中雁行有叙”,使读者阅文便睹,举目可详,对历史 事件一目了然。 “表”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比鲜明。纵横之间皆井然 有序,横向的对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高中语文散文2单元升级检测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3【精读】都江堰同步练习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3单元升级检测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4【精读】森林中的绅士同步练习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4【略读】《云霓》《埃菲尔铁塔沉思》同步练习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4单元升级检测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5【精读】葡萄月令同步练习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5【略读】《光》《树(节选)》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散文5单元升级检测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2013高中语文诗歌1【精读】天狗同步练习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鲁周公世家》(苏教版史记选读).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论“雅儿不高”》(粤教版必修4).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骆驼祥子》(新人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平凡的世界》(新人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秦始皇本纪》(苏教版史记选读).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屈原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儒林外史》(新人教版·选修).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太史公自序》(苏教版史记选读).ppt
- 高中语文课时讲练通配套课件:《魏公子列传》(苏教版史记选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