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2.9 离骚(节选) (苏教版必修3)[ 高考].pptVIP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2.9 离骚(节选) (苏教版必修3)[ 高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同步课件:2.9 离骚(节选) (苏教版必修3)[ 高考].ppt

《离骚》的开篇在内容上突出了什么?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提示 内容上突出了诗人的品质。诗人既有“内美”(高贵的出身、降生的奇异、美好的名字),具有上天和先人的赐予,而且具有“修能”(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这些是自己的后天修养。诗人展开想像,想像自己披上江离与幽香的芷草,又连缀起秋兰作为佩饰。修辞上主要运用了象征手法。本部分中诗人借香草(“江离”“辟芷”“秋兰”)象征自己的美质与才能。这样写的作用主要是表达作者出身高贵,楚国是他的祖国,爱国是其内在的美好品质,突出了屈原自身的高洁,同时也表达了他与现实抗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不屈精神。 重点突破 如何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发展轨迹? 提示  自叙高贵身世 ①出身高贵,与楚王同宗共祖,表明对楚国的兴亡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他的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作铺垫。②生辰奇异,有上天赐予的尊贵不凡的特质。③名字美好,寄托亲人对他的期望,是他一生恪守的信条和追求的崇高理想。 表白品德、才能、理想 拥有众多的美质,担心时光飞驰,时不我待,恪守的信条和追求的崇高理想,自己为国家做不成事业,因此不断追求美好事物,提高自身的修养,以便奉献国家。 焦虑忧患劝导 怀着忠心,为楚国的前途命运而焦虑,担心楚王不能及时奋进,建立道德,举贤用能,耽误楚国的前途。寄希望于楚王,劝楚王“抚壮而弃秽”,愿为楚王“道夫先路”,希望日益衰败的楚国重新振兴,恢复到开国盛世的那种局面。 1.文本审美 (1)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 这种手法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现象编织幻想的境界。此外,诗人也常常用夸张的方法突出事物的特征。诗人常常以花草冠佩象征品德,富有优美的想像,而这种集中的夸张的描写,就把诗人的品格刻画得异常的崇高,具有浪漫主义的特质。 (2)比喻、象征的广泛运用 ①诗中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方法。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戴香草喻保持修洁等。但诗人的表现手法却比一般的比喻高明得多。如“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都是香草,作者用服饰的高洁来象征自己的美德与才能。虽未明说,但喻义自明。 ②运用了不少香花、香草的名称来象征性地表明政治的、思想意识方面的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仅使作品含蓄,长于韵味,而且从直觉上增加了作品的色彩美。 2.写作迁移 【角度】 屈原一生忠君爱国,“虽九死其犹未悔”。但对于他的投江自杀,却有人赞扬,有人批评。 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请以“屈原投江之我见”为话题写一段文字。 【示例】 两千多年前,屈原纵身一跳,激起了后人无限的感慨。也许有人认为他死得毫无价值,反而让亲者痛,仇者快。但我认为这是志向高洁的伟人向奸人表示不屈,向世人表示清白的最后方式。屈原,可以说是当时一块响当当的“高洁的骨头”。 试想,像屈原这样清高孤傲、一心为国的人,当他看到救国无望,一生心血尽付东流时,他的心该有多么绝望。而这种绝望决不是向世俗低头,一死了之,而是用这种极端方式表达自己高洁的志向、不屈的灵魂。他,是决不会向世间的丑恶屈服的,所谓“众人皆醉我独醒”啊!在这种情况下,他惟有一死,来保全自己的最后一点尊严。 合作探究篇 审美写作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哲思短章 大丈夫的底色 雷嘉凯 何谓“大丈夫”?孟轲先生的标准是“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的大丈夫标准,如同一杆标尺矗立在人们心中,度量着古今中外的芸芸众生。其实,堪称大丈夫者,莫不彰显出大丈夫应有的底色。 大丈夫的底色是以天下为己任。上古时代的大禹,为了治理洪水,在野外栉风沐雨八年之久,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至于腿上的毛都磨脱褪尽。历尽艰辛,为的是天下苍生。 大丈夫的底色是不为富贵名利所诱惑。汉代的霍去病在抗击匈奴,保家卫国的边疆战场上,马不卸鞍,衣不解甲,度过了戎马一生。汉武帝为表彰他的功绩,下令为他建造一座豪宅。但直到建造完工,霍去病连看也没看一眼。他的一句“匈奴不灭,何以为家”气贯长虹,一直激励着历代戍边的将士。 大丈夫的底色是威武不能屈。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思想家乔尔丹诺·布鲁诺因为坚持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被黑暗的宗教裁判处以火刑。在熊熊燃烧的烈火之中,誓死不屈的“殉道者”吐出了最后的誓言:“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的,知道我的价值。” 数不胜数的人类精英,把自己的人生演绎得精彩绝伦,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们挥浓墨,洒重彩,舞动如椽的笔,在人类历史上涂抹出了大丈夫应有的生命底色。 我们青年后辈,当谨记孟子大丈夫的标准,不断修炼品性,在自己的人生中,涂出大丈夫的生命底色。 修身名句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