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文献综述
论文 设计 题目 The Cultivation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English Teaching
学 院 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 翁 倩 学 号 0093941
专 业 英语 经贸 届 别 2013届
指导教师 史希平 职 称 副教授
完成日期 二○一二 年 十二 月 二十 日
文献综述
前言
本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越来越紧密,经济往来、文化碰撞越来越频繁的状况下,跨文化交际能力越来越趋向成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本文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很具有必要性。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通过图书、网络等各种方法、手段来搜集资料,对本课题的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推动我国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正文
国外研究现状
跨文化交际是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 T. Hall出版的中首次提我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年代学者开始关注这个领域到年代我国学者开始撰写和编辑跨文化交际学研究著作并有大量的论文发表。为了能准确掌握现今我国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笔年—年近年间我国外语界在跨文化交际领域中的研究状况进行回顾总结试图在此基础上肯定成绩指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展望了未来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前景。侧重于理论探索的研究成果胡文仲通过我国学术期刊发表的跨文化交际论文与同一时期美国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发表的论文相比发现我国刊物上基于实证研究的跨文化交际论文较少。对此作者呼吁我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者大力加强实证研究。刘宏将对外俄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结合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出发探讨空缺现象与文化观念、文化观念圈之间的关系。高永晨认为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充分认识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雷买力强调母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平台和桥梁的作用提出只有加强母文化自身和其英语表达的研究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占据其应有的地位。韩海燕提出在“全球化时代”下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必须掌握四种能力要素语言的文化表达能力、语言的文化认知能力、语言的文化感悟能力和语言的文化思维能力。代礼胜在研究跨文化认知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相互关系基础上认为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师应当培养交际者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语境认知能力构建一种动态的、相互适应的跨文化交际模式这样才能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侧重于理论联系践的成果有些研究者利用实证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如高永晨苏州大学英语更高要求班级的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证调查为佐证揭示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对策。李媛范捷平通过对中国大学生出国前后对异文化“模式固见”的认同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模式固见具有相对固态性和变异性直接接触并未消解大部分的模式固见反而强化了部分模式固见并产生出新的模式周见。而有些研究者采用思辨法进行研究如彭世勇通过国际主流研究的具体研究实例介绍了皮尔逊相关、多元回归、单向方差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因子分析、确认性因子分析等统计技术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实际应用。王小凤肖旭华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析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特点与优势阐述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努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虽然近年研究已具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领域决定了它在理论模式以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多元化和不确定性但不能因此就忽视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理论探讨而只是综合相关学科理论。现在国内研究多是没有系统性、科学性理论基础很难向纵深发展。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学应该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范围重点以及相关的知识体系。其次虽然国内已有研究者开始使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跨文化交际研究。但是发表的文章只占很小的部分多数研究者还是采用思辨性的研究。正如胡文仲指出国内系统收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文章为数很少许多文章都沿袭这样的路子某个观点或理论一些例证结论。再次近年来国内发表的论文研究者将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结合起来研究的论文较少并且没有将跨文化交际研究中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外语教学中。另外虽然多媒体教学已被运用到大学课堂中但与跨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安徽芜湖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VIP
- PGT25PLUS燃气轮机结构介绍(参考).ppt VIP
- 固态电池干法制备技术.docx VIP
- 泾县国有资产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3.pdf VIP
- 2025安徽芜湖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校园招聘2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晋城市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部分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高清版).pdf VIP
-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跟进课讲义.doc VIP
- 危大工程巡视检查记录表(模版).docx VIP
- 1.4光的反射和折射(第2课时) 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2025.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