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氟马西尼治疗急性安定中毒36例.pdf
· 184· 西南国防医药2010年2月第20卷第2期
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一般不是停药的指征㈤。 [4] 阚瑞媛,刘苓,郭涛,等.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教学图谱 [M].昆
从老年多发病患者Hoher特点可 以看出,心律 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5:10 14.
[5] 黄元伟.心血管病诊疗手册 [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失常发生率高,必须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选用疗效
社 ,1983:260.
好、促心律失常作用小的胺碘酮等药物辅助治疗 ,以 [6] 马春艳.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临床
改善预后 。 观察[J].疑难病杂志,2004,3(3):142—144.
[7] OuynagP.Frequencyandimportanceofsilentmyocardialisehemia
【参考文献】 identified with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in the
earlyinhospitalperiodafte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AmJ
[1] 陶国枢 ,王群,毛静琦,等.现代老年医学进展 [M].北京:中
Cardiol,1990,65:267—271.
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6.23.
[8]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
(2] 国际心脏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
南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5-1071.
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9:75 ·81.
(收稿 日期:2009.08.17 修 回日期:2009-10—29)
[3] 周志旺.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J].1腼床
心血管病杂志,2008,24(5):355—357.
氟马西尼治疗急性安定 中毒 36例
韩 涛,白月辉,胡静波,王本涛
[摘要] 目的 探讨氟马西尼对急性安定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 68例安定中毒患者按人院时间顺序分
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治疗 (吸氧、洗 胃、静脉补液、利尿、维持水电平衡 、纳络酮、对症、支持),氟马西尼组在常规治
疗基础上加用氟马西尼。两组均观察清醒时间和并发症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氟马西尼组较对照组清醒
时间缩短,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氟马西尼是治疗急性安定中毒的特异性解毒剂,与纳络酮联用明显缩
短病人的清醒时间和减少并发症,推荐临床使用。
[关键词] 氟马西尼;安定;中毒;治疗 ;抢救
中图分类号 R59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188(2010)02—0184—02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0.02.031
急性安定中毒在急诊工作中十分常见,能否迅速 照组。氟马西尼组36例中,男 10例,女26例,年龄
明确诊断并予正确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 l6~40岁,平均 26.8岁,服药量最少42片 (2.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越机电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状况及互认合作探讨.pdf
- 交互式电子白板构建信息化教育的基础平台——《交互式电子白板与教学创新》专著基本思想述论.pdf
- 产业集聚与技术进步——基于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实证分析.pdf
- 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机制看扩大内需的必要性及其路径选择.pdf
- 从大学评鉴和大学商业化取向看大学教育的危机.pdf
- 从教学过程设计转向信息技术支持的学习环境设计.pdf
- 从联盟创新到自主创新:后发技术赶超方式的演变.pdf
- 从薛定谔猜想试论邓小平理论内核的科学性本质.pdf
- 以信息技术促进城乡学校协同发展的优势分析.pdf
- 以史为鉴,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南国农先生与中国电化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筹备会、“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中期研讨会”与“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会议综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