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秋》叙事的几个问题.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春秋》叙事的几个问题.pdf

东岳论丛 Jan.,2010Vo1.31No.I2010年j月(第3I卷,,第j期) (DongYueTribune) 关于 《春秋》叙事的几个 问题 周远斌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 要]不能据 《春秋》中的 “仍旧”之文来否定孔子在 《春秋》叙事笔法上的贡献,与 《竹书纪年》比照,就会 发现孔子 “以义而制异文”的叙事特点。周朝礼乐教化所促成的取法于 《诗》而 “微言”的风气.至春秋末未减,故孔 子修订 《春秋》有取于 《诗》。史与诗、戏曲“为体则异”,但中国古代叙事诗和戏曲也有使用 《春秋》叙事笔法者。虽 然中国古代叙事源起于史官,但 《春秋》叙事实出于对安身立命之儒家伦理的维护,儒家伦理在中国古代没有淡出, 《春秋》叙事自然也不会从诸叙事文体中淡出。 [关键词]《春秋》;叙事;《春秋》叙事笔法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0)01—0078—05 孔子是将儒家伦理与叙事融合在一起的第一人。孔子一生所为之奋斗的即 “达王事”,“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伦理秩序既是 “达王事”之途径,也是所 “达王事”之内容。虽然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 自诸侯 出”,但孔子认为天不欲丧斯道 ,故有 “夫天”“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的使命感。但 “争于气 力”、尚霸道的冷酷现实,最终扼杀了孔子的希望。 《史记 ·孔子世家》载 日:“鲁哀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 孙氏车子组商获兽,以为不祥。仲尼视之,日:麟‘也。’取之。日: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颜渊死, 孔子 日:天‘丧予 !’及西狩见麟 ,日:吾‘道穷矣 !’喟然叹 日:莫‘知我夫 !’……子 日: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 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作 《春秋》。”孑L子在 《春秋》叙事中,以自己的伦 理标准评N--百四十二年之史实,“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为天下仪表”。 《汉书 ·艺文志》云:“古之 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孔子在史家笔法的基础上,“笔者笔,削者削”,成 《春秋》 叙事笔法,为后世叙事 “昭法式”。章太炎在 《答铁铮》中言:“孔 氏之教,本以历史为宗,宗孔氏者,当沙汰其 干禄致用之术,惟取前王成迹可以感怀者,流连弗替。 《春秋》而上,则有六经,固孔氏历史之学也。 《春秋》 而下,则有 《史记》、《汉书》以至历代书志、纪传,亦孔氏历史之学也。”所承载儒家伦理的 《春秋》叙事,为后世 立法,所规范、影响的不只史书叙事、小说叙事,对诗歌叙事、戏剧叙事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曾有学者怀疑孔子在 《春秋》叙事笔法上的贡献,如刘知几 《史通 ·惑经》云:“古者国有史官,具列时事, 观汲家所记,与鲁史符同。至如周之东迁,其说稍备;隐、桓已上,难得而详。此之烦省,皆与 《春秋》不别。又 获‘君 日止 ’、诛‘臣日刺 ’、杀‘其大夫日杀’、执‘我行人 ’、郑‘弃其师’、‘陨石于宋五’诸如此句,多是古史全 文。则知夫子之所修者,但 因其成事,就加雕饰,仍旧而已,有何力哉?加 以史策有阙文,时月有失次,皆存而 不正,无所用心,斯又不可得而殚说矣。而太史公云,夫子 为‘ 《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 辞’,其虚美一也。”“获君日止”至 “陨石于宋五”诸句,除了 “郑弃其师”语出 《琐语 ·晋春秋》,其余诸语皆出 《竹书纪年》。因此,刘知几认为 《春秋》成书 “仍旧而已”,从中看不到孔子所起的作用,并把司马迁的赞评看 作是 “虚美”。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基地基金项 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周远斌(1969一),男,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文学院教授,博士。 I《论语 ·子罕》:“子畏于匡。日: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 人其如予何?… Ⅱ《孟子 ·公孙丑下》:“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78 关于 《春秋》叙事的几个问题

文档评论(0)

我才是小泥巴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