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与制剂工程 第一节 GMP的发展及实施 一、国际上GMP的发展及实施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for Drugs)是社会发展中医药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和人类智慧的结晶。在此之前,人类社会经历了12次较大药物灾难,特别是20世纪最大的药物灾难“反应停”事件后引起公众的不安和对药品监督的关心。 GMP最初由美国坦普尔大学6名教授编写制订 1963年颁布成为法令 1967年WHO《国际药典》的附录中收载 1969年第22届世界卫生大会,WHO建议各国采用GMP制度 1973年,日本提出了自己的GMP,1974年颁布试行 1975年WHO正式公布GMP 1977年第28届世界大会WHO确定GMP为法规 1979年,美国修订GMP 1980年日本正式实施GMP 到目前为止,已有100多个国家实行了GMP制度。 WHO指出,GMP制度是药品生产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保证药品质量,并把发生差错事故、混药、各类污染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所规定的必要条件和最可靠的办法。 WHO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但同时也考虑到药品的特殊性,因此在GMP内容上写得比较原则,使用时通用性强,其目的是为各国政府和药品生产企业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指导。 二、国内GMP的发展及实施 过去“三检三把关”: 三检:自检、互检、专职检验 三把关:把好原、辅、包材关, 把好中间体质量关 把好成品质量关。 1982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制订了 《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试行本)》 1985年,经修订后由国家医药管理局推行颁布 《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85年版) 1988年 卫生部颁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2年,卫生部修订颁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1993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修订《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1995年,开始GMP认证工作 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98修订版GMP 2001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等修订《药品生产管理规范实施指南》 2003年1月执行新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 三、实施GMP的目的与意义 同时规定为了实现药品GMP认证工作的平稳过渡,自2003年1月1日起至2003年6月底前,对条件不成熟、尚未开展药品GMP认证工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在地的药品生产企业,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初审同意后,仍可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药品GMP认证。 确保药品质量 ,保证人们的用药安全、有效 ; 使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药品生产企业的检查、监督有法可依 ; 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 点击进入下一节 * 20世纪以来,国际上接连发生数十起重大的药害事件。有12起药害特别引人注意: 1)甘汞(氯化亚汞)制剂药害事件。汞制剂作为药用已有千年历史。1903年发生由于汞中毒而致的肢端疼痛痛,1939~1948年英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及美国使用多年的甘汞制剂引起585名儿童死亡。 2)银制剂药害事件。使用强蛋白银、弱蛋白银等银制剂,而导致了银质沉着病。 3)氨基比林药害事件。氨基比林于1897年开始出售,问世30多年之后,在1931年发现氨基比林制剂引起的重度白细胞减少症,仅在美国就引起 1981人死亡。 4)减肥药二硝基酚药害事件。1933年投入市场的减肥药二硝基酚,引起白内障。 5)孕激素药害事件。妊娠的母亲由于先兆流产而注射化学的孕激素(如黄体酮等人 结果造成女婴及少女的生殖器男性化,仅在美国就有600多名。 6)三苯乙醇药害事件。三苯乙醇*riparanol)为一种降胆固醇药。投入市场后,导致患者头发脱落、皮肤干燥、白内障、阳萎、(男性)乳房肥大等。 7)磺胺药害事件。1937年在美国田纳西州引起300多人急性肾功能衰竭,107人死亡。其原因系甜味剂二甘醇在体内氧化为草酸中毒所致。 8)反应停药害事件。 9)二碘二乙基锡药害事件。在法国,二碘二乙基锡引起 270人中毒,110人死亡。 10)己烯雌酚药害事件。1966—1969年在美国发现8例十几岁少女患阴道癌。原因是孕妇先兆流产时服用己烯雌酚,13~22年后发现其不良反应。 11)氯碘喷淋药害事件。氯碘喷淋于 1933年问世,主治阿米巴痢疾。1955年在日本等国引起1万多人瘫痪、失明,500多人死亡。该病称为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12)非那西丁药害事件。1953年西欧各国发现肾脏病人增多,有2000多例,病人有长期服用非那西丁的历史,有数百名死于慢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