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走专业成长之路 践行学校整体效应
——“我与心理健康”经验报告
辉县市第一初中 张予辉
一、我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故事——专职,专业和专家。
提到“心理健康”,有的人可能会马上联系到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甚至精神病,有的人则会把它和一个专业联系在一起,认为一个正常人不需要了解这方面内容,而一个普通人也不需要过多接触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的,离我们的生活很远。
我也有过类似的认识,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会碰到一些我们都司空见怪,习以为常的事情,但我并没有想到心理健康,比如学生在课堂上不听管教,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一些学生故意跟老师唱反调时,我就想是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还不够,教学经验还不丰富吧,时间一长就好了;当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爱摆弄小东西,作业没有做的时候,我总是认为现在的孩子吃不得苦,没有学习目的,家长管教不到位;当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去上网,谈恋爱时,我在为他们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多地是感到无能为力和愤恨……我们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管,越来越不听话了”,却又感到束手无策。用一位老师的话说,好话歹话都说了,就是油盐不进,简直就是朽木不可雕了……
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自己也没少给学生讲道理,规章制度也制定得不少,怎么学生就这么不领情,教学成绩就是出不来呢?
直到五年前,张高熹老师的一场心理健康讲座,让我茅塞顿开,一下子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没有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学成绩的取得不仅是需要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健全的人格作保障。
而去年暑假参加教科所举办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培训,更让我认识到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心理需求不同,教育方式也要不同,所以要学会有针对性地教育学生;知道了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应该只是空洞的说教,更应该有平等,真诚和尊重的理念;更找到了实现这些理念的途径和理论支持,这些认识激起了我的共鸣,并产生了强烈的愿望:我要做一个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把我的收获推广出去,让学生受益,其他事情一概不予考虑。
我的愿望得到了周校长、秦校长等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本以为会给我几个班做实验,谁知道竟然是将心理健康课直接排进了课程表,成了一门正式的课程。面对着这样的领导和这样的安排,我在激动和意外之余,下定决心:要做就要做到专业水准。于是购买了很多相关书籍,又花费两千多元钱参加了国家心理咨询师课程的培训,并于今年的5月22日参加了认证考试。在将近半年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我更加认识到了心理健康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变态心理学从反面提醒我,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以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理念,远离异常心理。咨询心理学更在我的脑海里深深刻下了几个词:尊重,共情,倾听,真诚,积极关注,这不仅是心理咨询技术,也是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适用的教育理念,有了这种理念,不仅师生关系融洽,而且会惠及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处理。所以学习虽然很辛苦,但我没有缺课一次,每个周六周日都按时学习,即便是自己出了意外的第三天,也带伤参加模拟考试,并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一切都只是我在专业成长路上的第一步,也就是知识的积累。下一步就是通过参加心理咨询师沙龙活动和继续上好心理健康课,开展心理咨询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以练就自己过硬的专业技能。
在成为专家的问题上,我提一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其中最高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要体现人的最高价值。虽然大多数的人一辈子根本没有办法实现自我,但我们不能因为这个而放弃追求,我们可以一辈子都在实现自我的路上,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实现。我们不可能都成为专家,但我们可以试着从最小范围做起,比如说我是家庭里懂教育比较多的专家,我是学校里班主任工作比较出色的专家,我是处理邻里关系比较得心应手的专家……
所以,在去年培训过后,从郭玉菊所长让我们几个参与听心理健康课开始,到选出我和侯建芳,张爱斌等三人,于12月29日在教师进修学校上了辉县市首届心理健康课堂教学观摩课,再到称呼我们为“专家”的那一刻起,我就从心里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到了“专家”的水准上,并以此时时提醒自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发掘一切可以发掘的渠道,使自己和专家多接触,多交流,多学习。所以便有了建立QQ群的冲动,因为我们的专家不仅仅指那些给我们讲过课、做过讲座的大学教授、知名人士,更应该包括我们身边这些热衷于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甘愿投身于这项事业中的同仁,在这里请允许我以无比崇敬和感动的心情介绍他们:辉县市乃至新乡市、河南省的专业骨干,我们的领路人郭玉菊,张祥红;虽然自称不够专业,却一路陪伴我们走来的谢玉玲大姐,王焰忠所长,赵田峰所长,李艳辉;致力于学生咨询三年之久,前不久的考前巡回辅导大获成功,并因此割舍了卓有成绩的绘画爱好的刘凤英,敢为人先、开拓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