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文言文-文言虚词用法推断.ppt
文言虚词用法推断“六看” 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仲尼之闻”是偏正短语,“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是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①先妣抚之甚厚(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庄子·秋水》)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④辍耕之垄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之垄上”是动补短语,“之”是动词,“去”“往”的意思,“垄上”是补充说明“之”的处所。因此“之”是一个实词,而不是虚词。 一、看语法结构 “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二、看特殊标志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王羲之《兰亭集序》)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苏洵《六国论》)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韩愈《师说》) “嗟夫”用在段首抒发感叹,可译为“唉”。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噫”“呜呼”等。例 “是故”表事情的关联,可译为“因此”。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是以”“虽然”“然则”“盖”等。 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由一些虚词充当的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发议论、转话题、抒感叹、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至于”用在句首承接上文,表示另外再说一层意思,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至”“至若”“至如”等。 三、看具体语境 ①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蒲松龄《促织》) ②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④圣心备焉(荀子《劝学》) 语境是交代写文章得目的是等待那些考察民情得人能够看到这篇文章。由此可推断“焉”是代词,代文章。“得焉”即“能够看到它”。 “焉”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责备得语气,由此可推断“焉”是疑问代词,可译为“何、哪里”。 “焉”用在陈述的语境里,是语气助词。 文言虚词的用法比较灵活,要确定一个虚词的用法就必须联系语境作具体分析,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篇”。 语境是一只“青麻头”(蟋蟀)藏匿在“针针丛棘”之中。由此可推断“焉”是兼词“于此”。“伏焉”即“伏在那里”。 四、看句式特点 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借助句式来推断。 ①多于南亩之农夫(杜牧《阿房宫赋》)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③何以战(《左传·曹刿论战》) ④竖子不足与谋(司马迁《鸿门宴》) ⑤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蒲松龄《促织》) 要准确把握以下句中带点的虚词的用法,可根据句式特点进行推断。 是介宾短语后首句,“于南亩之农夫”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是定语后置句,“”“石”是中心语,“铿然有声者”是定语,“之”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是宾语前置句,“何以”即“以何”,“以”是介词“凭借”的意思。 是省略句式,“与”后面省略了宾语“之”,“与(之)”是介宾短语,“与”是介词“和、跟”的意思。 是被动句,“为”表被动,是介词“被”的意思。 推断技巧五:交换理解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戎尝与阮籍饮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以母忧去职 不赂者以赂者丧 【答案】D 【解析】D项“以”均为“因为”。A项“而”上句为“却”,下句为“并且”。B项“与” 上句为介词,下句为连词。C项“之”均为助词,上句无实意,下句用在主谓之间。 解答虚词题的思路: 检索该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辨认课内语句的出处和意义、用法 放回原文,结合较宽的语境加以代入、确认 提醒: 熟记常见虚词意义和用法是解题的前提, 了解课文出处并理解正确是成功的关键。 1.(2012湖南)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遗善为闾里传 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空以身膏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1讲《选择题常用答题技巧 排除法》课件.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1 第1讲《区域定位型、程度型和等值线型选择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1 第2讲《因果型、比较研究型和组合型选择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1 第3讲《地理计算型、材料解析型和排序型选择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1 第5讲《原因分析型、对比型综合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1 第6讲《对策措施型、辨析评价型和意义作用型综合题》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2《常考十大长效热点》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第2部分 专题3《向规范答题要高分》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高考倒计时10天《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选:高考倒计时11天《水的运动规律》课件(新人教版).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现代文阅读-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课件.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病句修改-病句修改.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病句修改-病句修改专题.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病句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诗歌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诗歌鉴赏--送别诗鉴赏.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诗歌鉴赏-古今多少兴亡事.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语言表达连贯-得体.ppt
- 2013年高考语文最新复习课件:语言表达连贯-语言表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