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镇居民婚姻匹配和家庭收入变动:1991—2009
摘要:文章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考察婚姻匹配对第一阶段(1991~1997年)和第二阶段(2001~2009年)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绝大多数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多数分位数上婚姻匹配对第二阶段家庭收入的影响系数大于第一阶段,说明随着市场化过程的深化,同质性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所起的作用逐渐增强。此外,跨期的家庭收入变动分解结果表明同质性婚姻匹配是家庭收入跨期差距的重要原因;尤其在低收入分位数上,同质性婚姻匹配对跨期收入差距的贡献更大。
关键词:婚姻匹配;家庭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3)06-0039-08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变动及其影响因素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对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居民家庭收入差距进行了深入研究[1~2]。虽然已婚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以及家庭所在的地区都是影响居民家庭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但是婚姻匹配也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婚姻匹配,即“谁与谁结婚”,是指人们在择偶时遵循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内挑选配偶这一婚配模式[3]。随着市场化过程的逐步深化,为了应对一个高度不确定性的市场和高度分化的社会环境,为未来的家庭和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生活条件,我国的婚姻匹配模式在过去几十年来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择偶双方的自致性匹配(如教育等人力资本)呈明显而稳定的上升趋势,而先赋性的匹配(如家庭背景)呈现倒U型的小幅度波动[4]。这种自致性婚姻匹配的上升会导致家庭内部结构发生变化,高-高学历、低-低学历的同质性婚姻匹配数量将会增加,这无疑会给家庭收入造成重要的影响。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系统的研究来分析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的影响。
国外有关两者关系的文献较多,但持有的观点有差异。贝克尔(Becker)指出婚姻匹配会降低代际间内部特征的变动,但正向的婚姻匹配会增加不同家庭的收入差距[5]。巴迪特(Burdett)认为拥有相似特征的个体在婚姻市场中会自主地将自己划分为不同的阶层,他们在寻找配偶时按照这一阶层标准,其结果是个体仅会和其自身处于相同或相似的社会阶层的人结婚,处于较高阶层的男性一般不会选择和低阶层的女性结婚,反之亦然[6]。但是,克林姆(Kremer)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发现以配偶教育相关系数度量的婚姻匹配对收入和教育分布产生的影响很小[7]。
现有的文献主要从以下两种思路考察婚姻匹配和家庭收入的关系:第一种思路使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简单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施瓦兹(Schwartz)使用对数线性化模型描述了美国1967~2005年的婚姻匹配趋势,并估计了婚姻匹配对收入差距的贡献,他认为如果在此期间婚姻匹配模式不发生变化,美国的收入差距会下降25%~35%[8]。但此种思路并不能对不同因素对家庭收入差距的贡献进行详细的分解。第二种思路在考察两者关系的同时使用了诸如收入不平等分解方法、反事实分析方法考察单个解释变量对家庭收入分布的影响。豪特(Hout)认为家庭收入的变动可以分解为丈夫收入的变动、妻子收入的变动以及丈夫和妻子收入关系的变动[9],但豪特的模型仅能观察整体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对于不同收入分位数的影响却尚未述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蔡淑玲等人选取了以教育和职业两个指标度量的婚姻匹配,使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同质性婚姻匹配(homogamy)对不同分位数上家庭收入的影响,但是他们采用的分位数方法并不能量化地观察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差距影响的大小[10]。沃纳(Worner)使用基于分布函数的半参数化分解方法(DFL)考察了1982~2003年的婚姻匹配模式对澳大利亚收入差距的影响[11],但DFL分解方法的估计结果依赖于变量进入方程的先后顺序。
基于已有的文献,本文选择使用新近发展的基于RIF回归的分解(FFL)估计婚姻匹配对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与沃纳使用的DFL分解方法相比,FFL分解结果一方面不依赖于变量进入方程的先后顺序,另一方面DFL分解通常只能将收入分布变动分解出解释变量总体的特征效应和系数效应,但对单个解释变量则要求必须是虚拟变量,而FFL放松了这一要求[12]。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1~2009年的中国营养健康调查数据,使用基于RIF回归的分解方法(FFL)首次尝试分析婚姻匹配对不同时期家庭收入的影响。
二、数据描述
1.样本选取
本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组织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的数据。到目前为止CHNS网站网址:/projects/chin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宪法学(第二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课件第4章国家性质和国家形式.pptx VIP
- 1_1_负反馈率计算表.xlsx VIP
- 纳米磁性材料介绍.pptx VIP
- 中国螺栓检测服务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docx VIP
- 2011年2月4日巴西东北部电网停电事故分析.ppt VIP
- 踝关节扭伤治疗.pptx
- 美术鉴赏通识教育(西北大)中国大学MOOC慕课 章节测验答案.pdf VIP
- 排球裁判手势图1.docx
- GA_T 1093-2013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docx VIP
- 2025年湖南株洲市工会社会工作者招聘3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