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和意义.pptVIP

广东省汕头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和意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汕头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课件 文言虚词“与”的用法和意义.ppt

15.【与】 (一)介词。 1.介词。和,跟,同。 ①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翻译:沛公驻军霸上,还没有跟项羽见面。 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翻译:你爸爸回来,自然会跟你算帐! 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 翻译: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跟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 2.给,替。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翻译: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3.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我和徐公比较谁相貌好?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六国论》) 翻译: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他的实际数目要多到百倍。 (二)连词。 1.连词。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翻译:然而有谋略的大臣及勇敢的将士不能不事先培养和选择。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勾践灭吴》) 翻译:勾践还亲自用船装满了粮食肉类到各地巡视。 (三)动词。 1.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勾践灭吴》) 翻译:一胎生了三个孩子,由官家派给乳母,一胎生了两个孩子,由官家供给口粮。 ②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 翻译:于是(有人)送给他一只生猪腿。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翻译: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2.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翻译: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 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翻译:采用合纵的策略缔结盟约,互相援助结为一个整体。 ③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翻译:结交秦王嬴政却不帮助五国啊。 3.对付。 ①庞暖易与耳。(《燕召公世家》) 翻译:庞暖容易对付。 4.参加,参与。 ①骞叔之子与师。(《骞叔哭师》) 翻译:蹇叔的儿子也参加了出征的队伍。 5.赞许,同意。 ①吾与点也。(《论语》) 翻译:我赞同点(点,人名)的主张。 ②朝过夕改,君子与之。(《汉书·翟方进传》) 翻译:早上犯错误晚上就改正,君子赞许他。 (四)通假。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翻译: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②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翻译: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③然则废衅钟与(《齐桓晋文之事》) 翻译:那就废除祭钟的仪式吧? 【注】古代在祠庙里举行一种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神灵的虔诚、求得神灵的庇佑,这种祭祀仪式叫“祭钟”。每逢祭钟时,不是要杀一头牛,就是要杀一只羊,然后将牛的头或者羊的头用大木盘子盛放在祭神的供桌上,人们就站在供桌前祈祷。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谁漂亮?” ②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翻译:刘邦说:“他你年龄,谁大谁小?” ③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翻译: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哪个厉害? ④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翻译:我跟徐公比较,谁美?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翻译: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起来拯救自己。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翻译:与其杀了这个小孩,还不如卖了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