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绥德站雨篷预应力拉索张拉施工技术
摘要:绥德站雨篷采用索梁结构体系,拉索作用于梁的上部,形成悬挑结构。通过编制APDL程序,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拉索张拉过程中的仿真模拟计算。结合仿真结果和结构特点,介绍了该类工程预应力拉索张拉施工技术。
关键词:拉索张拉仿真模拟施工技术
Abstract: Suide station awning cable beam structure system, cable acting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beam to form a cantilevered structure.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APDL program, using ANSYS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the cable tensioning process simulatio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such works prestressed cable tensioning construction.Keywords: cable tension simula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新建太中银铁路和包西铁路在绥德站处交汇,绥德站共三个站台13条股道,三个站台均有雨篷覆盖,雨篷采用悬挑索梁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9590m2。
1、工程概况
绥德站无站台柱雨篷采用索梁体系,由主钢架,钢管柱,H型实腹梁,H型实腹檩条,及其他屋面系统组成。雨篷共17个轴线,分为两个单元,1至8轴为第一单元,9至17轴为第二单元,下面以第二单元为例进行介绍。基本站台雨篷单臂悬挑14.45m,二站台雨篷单臂悬挑16.75m,三站台雨篷单臂悬挑16.75m。雨篷纵向典型柱距为18m,纵向总长度为286.190m。基本站台和二、三站台计算模型分别如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基本站台计算模型
图1.2二、三站台计算模型
2、总体施工张拉方案
2.1拉索张拉顺序
结合该工程的结构特点和现场情况,根据平面布置形式综合考虑预应力拉索张拉对雨蓬结构影响的计算机仿真模拟结果,确定基本站台和二、三站台拉索的施工张拉方案。图2.1为站台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示意。
图2.1站台平面布置及施工顺序示意
2.2基本站台张拉施工方案
①在胎架上拼装好基本站台雨蓬主体结构及屋面主体结构间撑杆。
②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张拉1/11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2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3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13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4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5轴边索、16轴边索和17轴边索到设计索力,以拉索张拉端索头与雨蓬横梁连接的位置为位移控制点,基本站台GJ-1、GJ-2施工模型立面见图2.2和图2.3,各阶段张拉力和控制点竖向位移见表2.2.1。
③拆除胎架。
图2.2基本站台GJ-1施工模型立面
图2.3基本站台GJ-2施工模型立面
图2.4二、三站台GJ-4施工模型立面
2.3二、三站台张拉施工方案
①在胎架上拼装好二、三站台雨蓬主体结构及屋面主体结构间撑杆。
②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将二、三站台雨蓬间的中索牵引安装就位。
③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张拉9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0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1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2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3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4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5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6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17轴上边索和下边索(同步张拉)到设计索力,以拉索下索头与雨蓬连接的位置为控制点,站台GJ-4施工模型立面见图2.4,各阶段张拉力和控制点竖向位移见表2.2.2。
④拆除胎架。
3 防真模拟计算
3.1 仿真模拟计算的方法
编制APDL程序,调整拉索索力到设计索力,并在其结果的基础上,结合线性倒拆原理、以及非线性正装原理,迭代计算,按照2.1节所述张拉顺序进行施工过程计算分析。
3.2 施工张拉全过程计算分析
施工张拉计算分析全过程时,需将每一个张拉步骤进行计算,并对整体模型进行分析,考虑张拉轴线及未张拉轴线的相互影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营管理课后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大讲堂之 第七讲 华夷一体与中华民族空前繁盛(隋唐五代时期)《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docx VIP
- GB_T 9441—202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解读.pdf VIP
- 儿科消化系统疾病新技术新进展题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故宫文创产品创业计划书.docx VIP
- [材料性能学]FH14-材料的电学性能1.pdf VIP
- GB50202-2018 建筑地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docx VIP
- 2024年四川省甘孜县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题库题库大全【模拟题】.docx VIP
-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合同法》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文档评论(0)